探寻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秘境的生态与文化简介

探寻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秘境的生态与文化简介"/

这是一份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的最南端,是一个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遐迩的地区。它是一个自治州,主要民族为傣族。
"主要特点:"
1. "地理位置与气候:" 地处北纬约15°30′至17°10′,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老挝、缅甸接壤,是中国的“西南边陲”。 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如春,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热带水果之乡”。
2. "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高大挺拔的望天树等珍稀热带雨林植被。 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栖息着亚洲象、绿孔雀、长臂猿等众多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 拥有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科研和游览机构。
3. "民族文化:" 以傣族为主体民族,傣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和

相关内容: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下辖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千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常住人口有130.80万人。这里,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是热带雨林的王国,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奇迹。

一、名称的来历

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本意“千田”,是傣族的土地计量单位和赋税单位,后演变为后行政单位。景陇国第二十三世召片领召应勐曾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故有“西双版纳”之名。

二、地理位置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半岛过渡地带,东、东南与老挝丰沙里省奔怒县、南塔省勐新县接壤,南、西南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景康县、南板县、勐拉县交界,西北与普洱市澜沧拉枯族自治县相邻,北与普洱市思茅区接壤,东北隔补远江与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望。国境线长966.3千米。面积19096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的4.9%。州府所在地景洪市允景洪街道距昆明里程540千米。

三、地貌气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以南,怒山、无量山脉尾部。地势北高南低,山体多为西北或东南走向,总的趋势是由北向南及向澜沧江倾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热带季风气候;海拔800~1500米的地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9℃,1月平均气温15.6℃;7月平均气温25.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

四、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勐海县、勐腊县2个县、景洪市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有130.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3.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8.41%。

五、民族构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口以傣族、汉族、哈尼族为主。截至2021年末,傣族总人口33.47万人,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户籍总人口的32.9%;汉族人口有22.53万人,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户籍总人口的22.1%;哈尼族人口有21.15万人,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户籍总人口的20.8%。拉祜族人口有6.18万人,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户籍总人口的6.1%。

六、风景名胜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中国最早开发旅游业的民族地区之一,境内的景洪市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现有18个A级景区,其中AAAA级以上景区13个。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包括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多种类型。如: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傣族园、曼听公园、热带花卉园、野象谷等等。

在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傣族人民世代居住,他们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用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不仅展现了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让西双版纳成为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与民族魅力的旅游胜地。

总之,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典范。在这里,汉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等多个民族相互交融,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华彩乐章。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西双版纳的文化内涵,也让这片土地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晒图笔记大赛#

发布于 2025-08-06 05:13
收藏
1
上一篇:景洪,年接待游客千万,三地新冠病例关联,揭秘这座旅游热点的防疫挑战 下一篇:西双版纳宜居秘境,景洪之外,两座四季宜居小城等你悠享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