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井畔邂逅皇姑,一段传奇的浪漫邂逅

马蹄井畔邂逅皇姑,一段传奇的浪漫邂逅"/

“马蹄井畔‘接皇姑’”是一个流传在贵州安顺地区,特别是黄果树瀑布附近的民间传说故事。
这个传说的主要内容大致是:
1. "背景":相传在清朝时期,一位皇帝(也有说法是皇帝的妹妹,即“皇姑”)途经安顺(当时叫“普定”或安顺府等地),要去黄果树瀑布游玩。 2. "地点":皇帝(或皇姑)的马队行至黄果树瀑布附近,经过一个叫做“马蹄井”的地方。 3. "“接皇姑”":当地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布依族(或苗族)夫妇,看到皇帝(或皇姑)的队伍到来,出于敬畏和淳朴的民风,热情地前来迎接。由于皇帝(或皇姑)的马队正好经过马蹄井,所以这个故事形象地称这一幕为“接皇姑”。这通常被描绘成当地百姓对最高统治者(或代表统治者身份的皇姑)的恭迎和尊重。 4. "象征意义":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以及普通百姓对皇权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黄果树瀑布周边地区淳朴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待客之道。
"需要注意的几点:"
"历史真实性":这个传说更多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其具体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

相关内容: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接皇姑”仪式延续了300多年,今年已是第369个“皇姑节”。“皇姑节”的由来,有这么一段令人声泪泣下的真实故事:清顺治八年即公元一六五一年,清军攻占肇庆,永历帝向广西 、 云南败退,其年方十六的胞妹安化郡主不愿降清,随兄西逃,于顺治九年(1652年)经富州(今富宁)过沙斗、穿西洋、上宝月关,到达广南,途中安化郡主因多日劳顿不幸染病,不得已安顿在城西郊区的革农村(现今的太平寨)治病。明朝将领孙可望派总兵王爱秀到广南将永历帝迎往贵州安龙,安化郡主抱病送兄至马蹄井,之后天天到马蹄井旁遥看胞兄,终因身体不支而逝于井旁。根据郡主的请求,死后将其安葬于村旁山丘上。安化郡主养病期间, 太平寨还叫火烧寨,火灾频发,村民们苦不堪言。安化郡主知道了之后,就传授村民们相关的防火知识,拿出自己仅有的金银财宝,使村民们生活富足殷实。从此之后火灾隐去,百姓安居乐业,火烧寨因此更名为太平寨。当地的村民感念她的德行,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寅日(皇姑祭日),都按壮家风俗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经过长期传承发展,接皇姑节主要活动内容已由过去单一的接皇姑仪式发展为上皇姑坟,接皇姑仪式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并于2017年2月,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5月18日,又是农历四月第一个属虎的日子,广南壮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皇姑节”又到了。

在太平寨村小组,当地村民、外地游客纷纷前来共度皇姑节,好不热闹。

农历四月头日虎,壮家接皇姑,让我们相约广南莲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游句町故地,看壮乡歌舞、观壮乡风光、品壮乡美食。

祭祀完毕,前往马蹄井。

早上八点,“皇姑节”最重要的民俗祭祀活动“接皇姑”正式开始,按照既定的流程,村中寨老在皇姑庙举行完祭祀礼仪后,祭祀队伍就开始启程前往马蹄井,来自各地区的民间文艺队将按照巡演顺序,跟随祭祀队伍缓慢前行。

接皇姑时,必须打着不同颜色的并且是镶有“令”字图案的4面旗帜,同时还要敲响铜鼓、载歌载舞,意为告诉九泉之下的“皇姑”灵魂:我们胜利了,我们不再遭受战乱、欺辱与压迫了。

“接皇姑”活动现场壮族妇女跳起手巾舞。

壮族手巾舞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舞蹈,具有上千年的历史。表现内容也演变成稻秧移栽、田间劳作、抢收粮食、晒谷入仓、备办正月、过节美食等。

广南“接皇姑”活动现场。

广南县壮乡儿女载歌载舞共庆皇姑节。

壮族手巾舞动作抒情柔和,通常使用的手法有平甩、横甩、上下抖甩、斜线抛甩等。

路旁等待观看“接皇姑”的队伍壮族妇女。

到达马蹄井。

到达马蹄井之后,村中寨老将在马蹄井举行祭祀活动,直到祭祀活动结束,再次启程返回皇姑庙。

寨老摇着铃,口念保佑词,掷三次钱币,等待皇姑“来临”。

太平寨50周岁以上的老人及童男童女代表都要一一磕头迎请皇姑。寨老摇着铃,口念保佑词,掷三次钱币之后,村民们虔诚耐心地等待皇姑“来临”。直到象征皇姑灵魂之类的蜜蜂、蝴蝶或者昆虫飞(跳)进花轿内,用于祈祷的公鸡连叫三声后,才算是真正接到了皇姑。

万人“接皇姑”

祭奠皇姑灵魂,祷告民族团结,成了广大壮族群众在广南太平寨的一项传统的文化活动。

每年皇姑节,太平寨村都要组织群众组成巡演长龙队伍,欢歌起舞、热热闹闹去接皇姑。

参加“接皇姑”的壮族妇女,“接皇姑”,不仅仅是太平寨群众的事,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也积极参与。

壮族妇女头饰。

壮族妇女头饰。

壮族妇女服饰。

一只小虫跳进了轿子里,预示着接到皇姑啦。

接下来,村里的妇女每人手持一支点燃的香,肩扛手持一条长长的白布连接着皇姑坐的轿子,意思是为皇姑搭桥,接皇姑“回家”。

活动充分展示了广南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旅游魅力,进一步弘扬了壮族民族民间文化,促进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

接皇姑队伍声势浩大地走在街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不少人拿出手机纷纷拍照。

大家都穿上壮族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这个特殊的节日。

从马蹄井到皇姑坟的路上,长龙呼啸,锣鼓喧天。

“接皇姑”的队伍排成了一条延绵几公里的长龙。

一路浩浩荡荡,载歌载舞,“接皇姑”队伍到达皇姑庙,把皇姑的灵魂接到皇姑庙里进行祭祀。

皇姑节的当天,皇姑庙前香火盛旺,周围群众都习惯在这天到皇姑庙烧香求福。

皇姑庙里更是被祭拜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整个“接皇姑”的过程持续2到3小时,皇姑庙大殿、厢房内外,两座石牌坊旁、安化郡主之墓周围及广场上到处是从各处赶来的群众。出现了几千人接皇姑的盛大热闹场面。他们摆满壮家特有的美酒、花糯米饭和茶点等祭祀坛品。求财求福、求平安,祝愿一年中能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接皇姑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300余年从未间断。

发布于 2025-08-06 02:58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沈阳五大区名称由来,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下一篇:挑战你的地理眼力!一读就错的沈阳10大名地名,你能识破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