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神秘女儿国,揭开其隐秘存在的神秘面纱

探寻神秘女儿国,揭开其隐秘存在的神秘面纱"/

关于“女儿国”的具体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和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女儿国:" 最著名的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述的"西梁女国"(又称女儿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居民都是女性,没有男性。唐僧师徒路过此地,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倾心,想招他为夫,并希望他能留在女儿国。这个女儿国是虚构的,其具体地理位置在《西游记》中并未明确指出,通常被理解为位于西天取经路上的某个遥远西方地方。
2. "历史或地理上的女儿国:" "木雅女儿国(或称嘉绒女儿国):"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的古老土司制度部落——嘉绒藏族木雅部。这里的女性在历史上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保留着许多独特的“女儿国”习俗,如女性当家、婚姻习俗、服饰等。当地至今仍有“木雅女儿国”的称谓和相关旅游开发。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接近“女儿国”概念的地方,但它位于中国境内,并非传说中神秘的远方国度。 "其他传说或文学描述:" 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可能还有其他关于女儿国的传说,但大多缺乏确切的地理位置记载,或者与特定民族

相关内容:

《西游记》等书中所描述的“女儿国”,令人神往,更令人咋舌。女儿国,这个存在于人们臆想之中的理想国度,从现代的视角来看,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女儿国”不仅存在于小说演义之中,古来的传说、野史,甚至连正史,也都有着它的踪迹,那么,女儿国一说究竟是怎样演变而来,它又是否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呢?现在,让我们以严谨的态度,来追溯这个迤逦的国度。

八六版《西游记》经常在电视屏幕上滚动,那里面讲述的女儿国,相信大家都已经“复习”过多遍,在此不再赘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阶梯”品类繁多,而在这其中,涉及到女儿国的,可谓不胜枚举,但若要论写得用心、精彩的,当首推李汝珍所著《镜花缘》。相较于《西游记》里娉娉婷婷的女国,《镜花缘》中所描述的女儿国要现实些,也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女儿国,男女性共存,但由女性占据主导地位——其实就是将我国古代社会的男女角色互换。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开创性的志怪小说,其重点在于描述那个不可能的、光怪陆离的世界,而李汝珍在《镜花缘》虽然也运用了很多文学家的手段,毕竟要更贴近生活和现实。从这一点来讲,想必大家以为吴承恩老先生浮夸一些,而《镜花缘》则是李汝珍据实而作?但事实恰恰相反,《西游记》里有很多对前代典籍的借鉴,如子母河、照胎泉等,这些是可以从《大唐三藏取经 诗话》、《西游记杂剧》等前代作品中找到原型的,而看起来更近于事实的男女混搭的女儿国,我们在前代几乎找不到任何的踪迹,似乎纯粹是作者奇思妙想而来。

前贤有云:“由《西游记》的女儿国绕过《西洋记》的女儿国,步入《镜花缘》的女儿国,令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是有着事实依据的。《镜花缘》成书于清代,作者李汝珍文中所述的女儿国虽然与其前的作品笔下的大相径庭,但仍可从行文中看出作者有意识的借鉴前代的著作,甚至有与《西游记》比试之意。如《镜花缘》第三十二回《访筹算畅游智佳国,观艳妆闲步女儿乡》中,有“唐敖因闻得太宗命唐三藏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几乎被国王留住,不得出来,所以不敢登岸”的描写,作者在不经意间提及《西游记》,就可见其对前贤作品的熟悉程度。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李汝珍精研前贤典籍,写出一脸“络腮胡子、中气十足,说话却‘象破锣一般’的男子、着女子衣饰,花枝招展地做着女红,及满大街带胡子的男人裹足而行、颤颤巍巍”的场面,也就不令人诧异了。

无论是《西游记》还是《镜花缘》,都对女儿国进行了相当精彩的描写,行文流畅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详尽地描述了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女国,也达到了劳动人民对这两种境界的揣测的巅峰,其它作品虽然也偶有新枝,但难以超越这两种经典模型,文学作品中的女儿国,我们就介绍到这里,现在,我们来看看在历史和传说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女国。

与文学不同,历史对事情的记录,要严肃得多,只是先民们过于迷信自然的力量,所以就算正史中一本正经的记录下来他们认知中的女国,我们看来还是像是传说,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他们的记载中对女国进行探索。

先秦时代,人们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来构思海外的世界,秦汉之后,航海业突起,与海外的交流活动,如朝贡、商业、宗教、征讨等渐渐频繁了起来,人们开始学习漂洋过海而来的思想和知识,此时,他们对海外世界的认知,是经过了修饰、扭曲,再加上自身的误解的。在这个时候,他们陆续记下了他们对海外女国的理解,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又如《大荒西经》“有女子之国。”如上所记,基本属于虚构,事实上除了一个名字和大致的地址之外,并没有其它的任何信息。

唐人著《梁四公记》,将历史上所“出现”的女国归纳了一遍,“以今所知,女国有六。何者? 北海之东,方 夷之北,有女国。天女下降为其君,国中有男女,如他恒俗。西南夷板楯之西,有女国。其女悍而男恭,女为人君,以贵男为夫,置男为妾媵, 多者百人,少者匹夫。……昆明东南,绝徼之外,有女国,以猿为夫……,南海东南有女国,举国惟以鬼为夫,夫致饮食禽兽以养之。勃律山之西, 有女国,方百里,山出台虺之水,女子浴之而有孕,其女举国无夫,并蛇六矣”。这里提到了女国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繁衍,以我们对生物学的认知,所谓“以猿为夫”、“以鬼为夫”及至“女子浴之而有孕”的论调,都是立不住脚的。当然,猿、鬼为夫之流,还可能是当时的人对土著人的蔑称,抑或是文化偏见,而纯女无夫之国,那就是纯粹的异想天开,决无可能存在于世的了。

古籍中往往也称以女性为尊长的国家为女国,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镜花缘》中所述(当然没有书中夸张),另一种与武则天所立“大周”相似——自然,也不必非女子称帝不可,但掌权是必须的,如《魏书》所载桓帝皇后祁氏“摄国事”,“时人谓之女国”。

讲到这里,其实我们还遗漏了一种女国,那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开端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即母系氏族,这才是女儿国最正常,也最普遍的存在方式。从现在看来,人们口口相传,又把它记录到书籍上的女儿国的传说,多半也是那个人知其母而不晓其父的母系社会的遗存。

发布于 2025-08-05 21:12
收藏
1
上一篇:进入一年最热季,内蒙古气候权威预测出炉 下一篇:神秘女儿国,国内唯一禁男入内,两万女性共筑神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