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解析,探究“十四冬”为何落户内蒙古的奥秘

气候因素解析,探究“十四冬”为何落户内蒙古的奥秘"/

选择内蒙古作为“十四冬”(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地,气候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内蒙古,特别是其西部和中部地区(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在冬季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合冰雪运动的发展:
1. "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确保充足雪期和雪量:"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通常从11月持续到次年4月甚至5月。 冬季气温低,尤其是夜间和雪面,能够有效减少雪的融化速度,保持雪的持久性。 地表覆盖积雪时间久,为滑雪、滑冰等运动提供了稳定、充足的场地条件。相比中国东部地区短暂的冬季,内蒙古的雪期和雪量更为保障。
2. "气温低,雪质优良,利于造雪:" 极低的气温是制造和维持人工雪的关键条件。内蒙古的冬季低温有利于人工造雪设备的运行和雪水的保存,可以大大减少对天然降雪的依赖,确保场地雪量充足、雪质稳定。 空气相对干燥,雪的含水量较低,通常雪质较硬,更适合高山滑雪等项目。
3. "开阔的地形,风能利用和空气清新:"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形开阔,风速相对较高。这既是挑战(可能影响

相关内容:

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内蒙古开幕。这是北京冬奥会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大型综合性赛事,也将是历届全国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

举办冰雪赛事,内蒙古具备怎样的气候条件?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为开展冰雪运动提供了气候条件。特别是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等地,每年降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深度高达55厘米。本届冬运会雪上项目比赛的主要场地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存雪期有5个月以上,有效滑雪期长达130天,是国内雪期长、雪质好的最佳雪场之一。

2月3日,“十四冬”火炬传递活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新华社发(西日呼摄)

同时,雪上项目对自然地理条件也有苛刻要求。内蒙古地形地貌多样,东有壮阔的大兴安岭,位于广袤草原和低山丘陵之间;中部有阴山作为天然屏障,峡谷河流蜿蜒其中。不同海拔高度为滑雪提供了绝佳场所。

越野滑雪比赛场地凉城滑雪场位于乌兰察布卧佛山北坡,北纬40度到42度之间,是国际公认最适宜的滑雪圈位置。其山顶最高海拔2100米,雪道落差500米。

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先天”条件,对于赛事安全、顺利举办,气象保障也必不可少。

据介绍,气象部门围绕赛事气象预报“百米级、分钟级”要求,在全部赛区共布设天气雷达6部、自动气象站29个、激光测风雷达2部、辐射站4个、微波辐射计1部和1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为赛事保驾护航。(记者黄垚)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发布于 2025-08-05 20:58
收藏
1
上一篇:气候变化知多少,揭秘近56年内蒙古气候演变轨迹 下一篇:内蒙古,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多变气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