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贵州楹联大师唐世友先生另一句赏金100万对联“日月潭中日月明”对句。

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中日月明”是一句拆字联。这一联句看似平淡无奇,近于“观音山上观山水”这样的“白开水”句,实际上是一句奥妙无比,暗藏玄机的多重机关的联句。

台湾日月潭
在这句联句中,一五字重字的“日”字,二六字重字的“月”字,合起来构成了第七次左右结构的“明”字。“明”字刚好是拆开了的第一个字“日”字加上第二字“月”字。同时也是拆开了的第五字“日”字加上第六字“月”字。其中所用意象“日”和“月”,其蕴含意境高远,极具视觉冲击力。

台湾日月谭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字“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众所周知,“日月潭”的形成是由北部形如圆日的“日潭”和南部形如弯月的“月潭”组成。

日潭
更为奇妙的是,“日月潭”的组成刚好是“日”字和“ 月”字组成的左右结构的“明”字。
唐大师用寥寥七字,浓墨重彩般描绘了“日月潭”的组成,以及美丽风光,巧妙的揭示了“明”字的组成,使人仿佛看到湖光山色的“日月潭”,日月倒映在湖水中, 形成“日月同辉”的奇妙景观,美不胜收。寥寥七字极具感染力,给人以如临其境的视觉冲击力。用日月潭形成的自然属性,映衬了汉字“明”字的组成,妙不可言。

日月漳
要对好这一联句的确不易,首先要破解拆字关,以及前三字“日月潭”这一浑然天成的湖泊名称,还有联句的高深意境。
鄙人不才,试对以“古木林中古木枯。”(注,“枯”字在平水韵中为,古仄声。)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仄。略有瑕疵的是,二六字出律,意境也难以与唐大师的出句匹对。


原始森林中的枯木
其中,“古木林”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古木枯”也揭示了“枯”字的组成,对应“日月潭”,浑然天成,毫无生造词。


原始森林
为了使这一比对联更合联律,遵循《联律通则》从上联收仄声,下联收平声原则,本人斗胆作如下调整:
上联:古木林里古木枯;(朝梦夕拾)
下联;日月潭中日月明。(唐世友)


上联揭示的是原始森林的自然生态,自然规律。千年古树正在逐渐枯萎,减少,枯死,上联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下联描绘的是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景象。“日”为阳,“月”为阴,蕴含“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家哲学思想。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