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启动“1256”惠民暖心行动,全面提升脱贫兜底保障水平

临渭区启动“1256”惠民暖心行动,全面提升脱贫兜底保障水平"/

这是一篇关于临渭区实施“1256”惠民暖心行动,提升兜底保障脱贫水平的新闻稿或信息稿:
"临渭区:实施“1256”惠民暖心行动 提升兜底保障脱贫水平"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困难群众社会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创新推出并深入实施“1256”惠民暖心行动,精准施策,全力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256”行动具体内容如下:"
"“1”即强化一个兜底保障体系:" 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和优化,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能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重点关注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不断完善政策衔接和保障机制。 "“2”即聚焦两大核心保障:" "聚焦基本生活保障:" 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通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落实临时救助、价格临时补贴等政策,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聚焦医疗保障:" 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有效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探索建立

相关内容: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为了充分发挥民政兜底脱贫作用,筑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兜牢贫困群众生活底线,渭南市临渭区实施“1256”社会救助惠民暖心行动,积极开展“城乡低保受理上门服务月”活动,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范围,确保“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一人,努力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渭南市临渭区实施“1256”惠民行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印制政策宣传卡1万份。该区民政局统一印制《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宣传卡》、《最低生活保障明白卡》、《特困供养明白卡》共计1万份,发至各街镇村(社区)、帮扶干部、四支力量等,提高基层政策运用能力,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二是成立20个低保服务工作队。该区20个街镇均组建了低保受理服务工作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低保受理上门服务月”活动,镇村干部深入各村组和贫困群众家里,协助群众办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三是组成5个督导检查组。各督导组该区民政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各股室负责人和第三方机构参加,赴各街镇巡回检查指导低保受理上门服务月活动开展情况,随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群众申请办理低保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聚焦“6个纳入”。该区重点排查8类特殊困难人员,聚焦“6个纳入”,即聚焦未脱贫人员抓纳入、聚焦脱贫返贫人员抓纳入、聚焦重残重病患者单人保抓纳入、聚焦低收入人员抓纳入、聚焦刚性支出扣减抓纳入、聚焦渐退帮扶抓纳入。

据悉,临渭区民政局在全区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受理上门服务月”活动,下大力气抓好兜底保障工作,让民政救助政策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排查未脱贫户2405户4205人,脱贫监测户80户269人,边缘户65户180人,低收入家庭1382户5321人,逐户分析研判,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并确定了兜底保障对象2237户3799人。从4月份开始,临渭区实行城乡低保“周审批”制度,采取“边排查、边审核、边纳入”的办法,自开展低保受理上门服务月以来,已纳入低保106户249人;纳入特困供养7户9人;纳入临时救助96户267人。该区今年1-3月,给救助对象发放城乡低保金1099.63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251.0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61.15万元,有效保障了全区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民政智慧和民政力量。(通讯员:赵宏战 编辑:张菲)

发布于 2025-08-05 13:58
收藏
1
上一篇:福建,特色气候服务助力,美好生活气象新 下一篇:一图速览,里水镇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1256”行动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