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多少|北京砖雕,千年技艺的砖石传奇

非遗知多少|北京砖雕,千年技艺的砖石传奇"/

我们来聊聊北京的砖雕,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什么是北京砖雕?"
北京砖雕,主要是指"以砖、瓦为主要材料,运用雕刻技艺,在建筑物(尤其是传统民居、王府、官邸、寺庙等)的墙面、门罩、影壁、窗棂、脊兽等部位进行装饰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它属于中国民间传统美术(或传统工艺)的范畴。
"历史渊源"
北京砖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并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达到了鼎盛。随着北京作为都城的地位确立和发展,砖雕成为了皇家和富贵人家彰显身份、地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主要特点"
1. "材料独特":主要使用经过特殊加工或烧制的砖(如青砖、素砖)和瓦,有时也会结合石材。这使得砖雕具有耐久性,并且色彩(主要是砖的本色或经过着色)与建筑整体协调。 2. "题材广泛": "吉祥寓意":大量运用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如“福禄寿喜”、“松鹤延年”、“鲤鱼跳龙门”、“喜上眉梢”、“连年有余”等。 "历史故事与人物":雕刻一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现实人物,如“八仙过海”、“西游记故事”、“文武百官

相关内容:

一刀一式中沉淀着传承与发展的力量,一枝一叶中蕴含着柔美与壮阔的融合。

北京砖雕,年代久远,以其造型古朴大方,色彩庄重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具备实用价值和可延续性。

同时,北京砖雕又是集文学、民俗、美术于一体的文化载体,是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民间砖雕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

1

发展历史

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研究院

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

至明代,砖雕开始由墓室砖雕发展为民居建筑装饰砖雕。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由于北京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封建宗法制度控制严格,砖雕的雕刻风格带有明显的官式特征,形成了一种官式风格特征的京派砖雕派系。

作品《吉祥三宝》 图片来源:光明图片

2

艺术特色

京派砖雕艺术被称为中国砖雕艺术的“四大名旦”(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一,大多作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广泛用于老北京四合院建筑。京派砖雕根植于古都京城,其作品展现了皇城的大气与精美,制作技艺遵循着独特、科学的工艺流程,主次有序。其艺术形式完整、艺术感染力强、技艺独特,在中国砖雕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雕刻之前的磨砖工序 图片来源:光明图片

京派砖雕相比较其他砖雕,其主题内容和制作工艺按当时宫廷公布的雕种制作,都是相当规范的。在古代,正宗的北京砖雕技艺制作工序规范严谨,雕刻工序共计160多道,仅分类制作工序上就有选砖、磨砖、放样、打底儿等多道工序。

为砖雕打底儿 图片来源:光明图片

北京“砖雕张”第六代传承人张彦说:“北京砖雕在主题的表达上是非常严谨的。拿雕口来说,阴阳口这一块儿是相当明显的。比如说牡丹花的花叶、花瓣的阴阳口的出现就像刀刃儿一样奇利。其他砖雕就是圆口,显得比较随意。牡丹花叶向四面八方舒展开来,雕口造型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范儿。”

张彦正在雕刻北京砖雕作品《富贵牡丹》

图片来源:光明图片

北京砖雕承载着自然的奥秘,一块砖雕的出世占全阴阳五行喻理之圣物:用水和土为泥,用木生火烧砖,用金属刀具雕形。烧砖的原料采用五种不同成分的原土,以保证青砖的质量和颜色,烧制出来的青砖为正蓝青,它与世间万物和谐相生,颜色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放置哪里,都是非常相衬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雕刻过程中,工匠大师拿出木炭笔、烤灯、皮钻、钢凿、圆刀、砂磨头等北京砖雕传统工具,或锻造工具,或精磨刀刃。北京“砖雕张”世家的“蝴蝶铲”“蝙蝠刀”“点雀口”则在世代传承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北京砖雕在雕刻过程中,雕刻什么也是有着文化讲究的。北京砖雕中多绘以松柏、“四君子”、荷花、牡丹、葫芦、四方连续缠枝、鹿鹤同春、二龙戏珠等图案。麒麟与松树雕刻而成“麒麟卧松”寓意讨得好彩头;“鹿鹤同春”寓意延年益寿;葫芦与蔓藤寓意为子孙万代;松树与仙鹤寓意为松鹤延年;牡丹与海棠寓意为富贵满堂。

“天圆地方”中的“圆”、蜜蜂、蝴蝶、山茶、奔马在北京砖雕中是不允许出现的,石榴、枇杷、荔枝、柑橘、白果、枣子、花生、蔬菜、折枝、童戏图、福禄寿也不属于北京砖雕的雕刻范围。

3

文化价值

京派砖雕艺术是集哲学、美学、文学、民俗、艺术于一体的文化载体,它对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砖雕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京派砖雕有着近400余年的历史,在现代化建筑日益完善的今天,使用的空间越来越广阔。2008年北京奥运村选中京城砖雕作为建筑装饰,充分体现了京城砖雕实用价值的可延续性。2009年,北京砖雕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品《狮子戏球》张俊德 图片来源: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从古至今,京派砖雕技艺是一代一代的师徒薪火传承,每一代传承人身上都肩负着一份责任和使命。以北京砖雕张第六代传承人张彦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家传老北京字号“德明阁”为传承场地,以“北京砖雕张”传人为传承主体,打破不外传祖规,坚持生产性保护,以“经典工艺、百年传承”为宗旨。

北京“砖雕张”传承谱系

通过近四十年的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模式的发展,把北京砖雕传统技艺从一个家族传承模式转化为一个新时代大众化的技能传授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京派砖雕。

THE END

本篇由京社科综合创编,资料和图片来源:《光明日报》、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信公众号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来源: 京社科

发布于 2025-08-05 11:43
收藏
1
上一篇:您可坐稳了,揭秘海苔背后的紫菜秘密! 下一篇:江苏盐城赏秋之旅,探寻“吉祥三宝”——美景、美食、美宿邀您共赴秋色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