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揭秘100多年前成都、杭州等地社会人文建筑风貌,图3重现雷峰塔原貌

百年风华,揭秘100多年前成都、杭州等地社会人文建筑风貌,图3重现雷峰塔原貌"/

我们来探讨一下100多年前的成都、杭州等地社会人文建筑,并以雷峰塔为例。
100多年前,大致对应清朝末年(约1860年代至1912年)和中华民国初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剧烈变革,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但传统建筑风格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开始出现融合与转变。
"一、 成都社会人文建筑(晚清民国初期)"
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在清代仍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建筑特点:
1. "传统民居:" "四合院(或称“一条街”):" 城内富户和官绅的住宅多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寝的四合院布局。虽然规模可能不如北京、西安宏大,但结构相似,讲究“堂、厅、厢、房”的配置。 "“一行街”式住宅:" 成都特色,即正房(堂屋)偏在一侧,其余房屋围绕形成一个狭长的天井(院子),类似“日”字形或“曰”字形,方便采光和通风。这种布局适应成都潮湿多雨的气候。 "材质:" 以竹、木为主,墙体多用竹编或木骨泥墙,屋顶覆盖小青瓦或瓦片。讲究雕梁画栋,木雕、竹雕装饰精美。 "

相关内容:

本组老照片是1917年至1927年之间的成都,北京,杭州等地社会人文建筑及社会民情生活。照片拍摄者是一名外国摄影师。从这组老照片我们可以直接了解民国初期的社会民情风俗,可以看到当时建筑,有的建筑现在已经消失,比如雷峰塔原貌等。图为北京养济院的瞎子,时间:1917-1919年。

四川灌县,一家小饭馆的厨房,案板上是蒸笼和厨房用具。

1917-1919年浙江杭州西湖,远处是雷峰塔原貌(小瀛洲上拍摄)

1917-1919年四川成都,一名男孩给一名士兵扛着枪,他的身后还背着一条枪,士兵紧跟在其后。

打鬼舞,跳法王舞者,拍摄地:北京雍和宫,时间:1919年3月1日

驱魔神舞,拍摄地:北京雍和宫,时间:1924-1927年

1919年6月4日,北京。这是一处军队的帐篷。

1917-1919年四川成都,这是一处佛寺。两侧堆放着稻草。

1917-1919年四川成都,一处寺庙的和尚们正在打坐。

1931-1932年,河北定县郊外的田野。

1924-1927年北京妙峰山,一名妇人正在跪地烧香祈福。

1917-1919年北京碧云寺,地狱情景的雕塑。

1917-1919年天津,这是一处教堂,外国人建设。

1917-1919年被烧毁的北京圆明园,圆明园石刻柱子。

1917-1919年重庆,屋顶上的当地居民正在做煤块。

1924-1927年浙江杭州,江面上的帆船。(更多历史图文,请在右上角关注!)

发布于 2025-08-03 20:58
收藏
1
上一篇:九把刀恋情突变,台网友热议,沈佳宜当年的预言成真? 下一篇:千年雷峰塔的生死劫,这座塔,为何不能倒?百年风雨见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