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乘机新规首日观察,国际航班暂无波澜,国内转机旅客需留意新规

充电宝乘机新规首日观察,国际航班暂无波澜,国内转机旅客需留意新规"/

我们来梳理一下关于充电宝乘机新规首日的观察情况,特别是针对国际航班和国内转机乘客的注意事项。
"背景回顾:"
中国民航局近期发布了关于限制携带锂电池(包括充电宝)乘机的最新规定,核心要点包括:
1. "携带方式:" 旅客必须将充电宝置于"个人行李"中(托运或随身),"禁止"携带在"随身携带行李"中。 2. "容量限制:" 仍允许携带"总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对于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才能携带(通常需要提前申报并符合特定条件)。 3. "未受限制:" "完全不用电的充电宝"(如空充电宝)不受限制。
"首日观察(基于普遍报道和乘客反馈):"
"1. 国际航班暂未受影响:"
"主要原因:" 新规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承运人"执飞的航班以及"中国境内机场"的安检规定。对于国际航班的执飞航空公司和其执行的安检标准,目前仍遵循原有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各国自行制定的相关规定。因此,如果旅客乘坐的是外国航空公司执飞的国际直飞航班,其充电宝携带规定通常"不会"因为中国的新规而立即改变。 "注意事项:"

相关内容:

国际航班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旅客暂未受新规影响,且现场未见相关提示标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 摄

6月28日是中国民航局关于境内航班充电宝携带的新规正式实施首日。

根据民航局6月26日发布的紧急通知,自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航班仍按原有标准执行。

当天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国际出发区域发现,与国内航班区域的“严阵以待”不同,国际航班旅客暂未受新规影响,且现场未见相关提示标识。但在T1国际转国内安检通道前,工作人员已放置了相关提示标识,同时还准备了一个橘黄色充电宝放置箱和一桶水。据安检人员介绍,这是为了防止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发生热失控,可以现场快速处置。

6月28日,虹桥机场T1国际转国内安检通道前,工作人员放置了一个橘黄色充电宝放置箱和一桶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 摄

现场直击:国际区零提示,旅客“静悄悄”过关

14时许,贝壳财经记者在虹桥机场T1国际出发大厅看到,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候机区域均未设置“充电宝新规”相关提示牌。多名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未经过额外检查,直接通过安检。

“国际航班对充电宝要求没有变化,还是按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标准执行。”一名安检工作人员透露。这与国内航班区域形成鲜明对比,据记者此前报道,虹桥T2国内出发区域当天已设置大量告示牌、自弃筐,仅开放首日几个小时便收集3筐不合格充电宝。

转机旅客需注意:国内段需合规自查成唯一指南

尽管国际航班暂未受限,但部分转机旅客仍需注意。工作人员提醒,若国际航班转乘国内航段,国内段需严格执行新规。“例如从东京飞抵上海后转机北京,国内段起飞前必须核查充电宝的3C标识”。

国际航班转乘国内航段,则国内段需严格执行新规。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 摄

针对T1国际出发区未设提示的情况,T1国际出发区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新规不涉及国际航班,因此未做强制宣传。但若未来政策调整,将及时更新提醒内容。”不过,有旅客提出担忧:“国际航班虽不查3C,但如果出境后再携带同一充电宝回国,可能在国内机场被拦截。”

在T1国际到达区,贝壳财经记者随机采访多名国际航班旅客,仅3人知晓充电宝新规,且均为同时预订国内航班的转机旅客。一名计划从上海飞往东京的旅客表示:“我的充电宝无3C标识,幸好只坐国际航班。”不过,其同行者因后续需从东京回国后将转机北京,临时决定将充电宝留在上海。

机场提示,新规仅针对充电宝,相机锂电池若额定能量≤100Wh、标识清晰且无破损仍可携带。此外,旅客可选择将不合格充电宝现场自弃,或通过快递寄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编辑 陈莉 校对 张彦君

发布于 2025-08-03 08:27
收藏
1
上一篇:国际航班转机签证攻略,常见转机地区/国家签证规定汇总解析! 下一篇:国庆假期车票紧张?没买到直达票?掌握这些便捷中转技巧,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