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非遗】探寻永昌民间传统节日的魅力与传承

【永昌非遗】探寻永昌民间传统节日的魅力与传承"/

永昌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地处黄河沿岸,其民间传统节日深受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当地回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体系。以下是一些永昌县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节日:
1. "春节 (Chūn Jié - Spring Festival)"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习俗:" 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永昌人民会进行扫尘、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现在市区可能有限制)、穿新衣、吃饺子(北方)、年糕、汤圆等。最重要的活动是"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如舞龙、舞狮、扭秧歌、看社火等,尤其在乡镇地区非常热闹。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或汤圆,猜灯谜,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尾声。
2. "元宵节 (Yuánxiāo Jié - Lantern Festival)" "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 作为春节的延续和庆祝高潮,主要活动是赏花灯、猜灯谜。家家户户会吃元宵(北方)或汤圆(南方),象征家庭团圆美满。永昌的元宵节活动通常结合当地的社火表演,如高跷、旱船

相关内容:

永昌民间传统节日较多,传承悠久,积淀了极其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元素,是维系人文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二月二龙头节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民间称为龙抬头日,俗称青龙节,又名龙头节、春耕节、春龙节、农事节,是流传于永昌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主要民俗活动:永昌当地百姓喜欢在这一天剃龙头。“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天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才名显达、光耀门楣;大人理发叫“剃龙头”,则有辞旧迎新之意,希望带来好运。吃龙食。吃以龙为名的食俗寄托百姓渴望风调雨顺,祈龙赐福等美好愿望。消霉运。这天通过打灯笼、点蜡烛或用手电光照房梁赶走霉运、晦气,保佑自家家宅安宁,好运连连。敬碾子。相传碾子为青龙的化身,敬碾子以示避邪消灾,现代又把碾轱辘视为财源滚滚的象征。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冥节、踏青节,是为了悼念祖先和纪念逝去的亲人而设立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民俗活动:祭祖扫墓。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在永昌当地人们在清明节前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惯,到墓地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洁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予对先人的怀念。踏青。也叫春游。是民间长期保持的一种清明习俗。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放风筝。这天放风筝寓意可以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拔河。因为清明节跟寒食节相连,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用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主要民俗活动:吃油饼子卷糕。米糕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吃米糕来纪念屈原。喝粉汤。端午节吃米糕、喝粉汤已是永昌当地必备的应节食品,寓意吉祥、家人安康。插枊枝。端午节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插柳枝,寓意枊枝可以驱邪避灾,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好运。戴香囊。这是为了驱邪避灾,以此来保护自己。系五彩绳。为孩子手腕处系五彩绳,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七夕节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在永昌当地又名“牛郎织女相会日、即鹊桥相会日”。在永昌当地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2006年5月,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民俗活动:乞巧。是日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比巧。女孩对月穿针乞巧,寄予儿孙满堂、家族繁衍、后代兴旺的希望。至今流传最广的七巧方式是“穿针乞巧”,穿的最快的就是最有智巧的。女人们不仅乞巧,而且还会乞子、乞寿、乞美或乞爱情。赏月。七夕节也是赏月的好时节。人们会在夜晚仰望星空,欣赏月亮和繁星,寄托心中的祝福和祝愿。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而设立的节日。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而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主要民俗活动:祭拜月神。永昌当地流传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寓意祈求团圆,祈求光明和带来希望。中秋赏月、吃月饼。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当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挂灯笼。寓意“树中秋”或“竖中秋”,以表示对和平、团圆、希望和向往的祈祷。

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2006年,重阳节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主要民俗活动:登高。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吃重阳糕。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都叫重阳糕,因糕与高同音,有步步登高的意思。放风筝。重阳节放风筝,称为“风槎”,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晦气也就飞远;还有一种传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

冬至节

冬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主要传统活动:在永昌当地流行在冬至吃“窝窝饭”。这一天吃了窝窝饭,意味着人的五脏六腑会暖暖和和,与天地万物顺利度过三九寒天,辞阴向阳,逐渐走向春天。吃狗肉、喝醺黄酒。人们选择在冬至这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同时,应和民间冬至进补的习俗。醺黄酒也是一种滋补的药酒,喝醺黄酒配吃狗肉达到御寒、滋补的最高境界。吃团圆饭。冬至节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始了,一家人相聚一起,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吃顿团圆饭,以示对家人的浓浓情意、对长辈的关注和晚辈的关爱。烤火。烤火也是冬至节的重要习俗。寓意祈求过一个温暖冬天和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围火转圈,寓意“烤火祛病,家道兴旺”。祭祀。冬至祭祀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疫疾,减少荒年的饥饿与死亡,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仰。

腊八节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日为“腊八节”,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等。

主要民俗活动:吃腊八粥。寓意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吃腊八面。寓意长长久久、顺顺利利。吃麦仁饭。因麦仁饭是旧时贫困人家度荒救命的粗糙之食,寓意要勤劳和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敬神祭祖。祭祀祖先和神灵,同时以期祛除孤魂野鬼和瘟疫灾难。腊八有余。腊八粥讲究吃剩,预示有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除夕节

除夕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举行,也就是新年前夜。腊月三十,又称大年三十或“除夕”。民间俗称大年夜、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主要民俗活动:焚香祭祖。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祈求祖宗佑护平安和健康。吃年夜饭。寓意阖家团聚,互诉衷肠,共敬美好。发压岁钱。也称为“红包”,寓意着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辟邪驱鬼,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守岁。俗称“熬年”,以祈求健康长寿。放鞭炮。是为了驱赶鬼神,消灾祈福。贴春联和挂灯笼。是为了装饰家庭,增添节日气氛。收看春晚。陪伴家人也是守岁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有些地方还会在除夕夜举行放烟花和文艺演出,让人们欢度这个特殊的夜晚。

春节

每年农历除夕和正月初一叫“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主要民俗活动:腊月初八。民间传统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忙年,为辞旧迎新作准备。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谢灶、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接玉皇。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洗净迎福禄。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洗浴。腊月二十九又称小除夕别岁,天香。腊月三十贴门神、春联、焚香祭祖、守岁。正月初一迎春纳福,舞龙、舞狮、耍龙灯、闹社火、逛庙会等。正月初二“迎婿日”。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和正月初一一样当天不扫地、乞火、汲水等。正月初四迎灶神。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过此日诸多禁忌皆可破。正月初六“马日”。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八“谷日”。正月初九“天日”。正月初十“石日”。正月十一“子婿日”。正月十二“搭灯棚”。意思是临近元宵节了,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正月十三“灯头生日”。正月十四。试灯模式,舞龙、舞狮、高跷、舞蹈、社火等开始集中在大街上演习。正月十五元宵节,开灯祝福、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2014年9月列入金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主要民俗活动: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赏花灯。元宵节也称灯节,花灯寓意美好,寄托人们对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业发达的美好愿望。猜灯谜、话灯联。又叫“打灯谜”,增添节日氛围,传递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促使了传统知识的传承。赏月。人们会在正月十五的夜晚相聚,许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元宵节祭门、祭户是其中的“两祭”,祭祀住所之神祈求居宅安宁。舞龙舞狮。龙代表中国的图腾,狮子代表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都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发布于 2025-08-02 22:44
收藏
1
上一篇:江西灵山倾情献礼女神节,独家优惠活动盛大开启! 下一篇:中国传统节日揭秘,二月二龙抬头,其来历与习俗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