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揭秘,丹陛石群落数量大揭秘

天坛揭秘,丹陛石群落数量大揭秘"/

天坛内共有 "9座" 丹陛石。
这9座丹陛石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1. "祈年殿广场":1座 2. "圜丘坛":2座(位于南北天门外) 3. "皇穹宇":3座(位于东西天门外,中间一座最大,是唯一雕刻有“龙凤呈祥”图案的丹陛石) 4. "祈年殿":3座(位于南北天门外)
所以,天坛一共有9座丹陛石。

相关内容:

丹陛石又称陛阶石,或“御路石”,是古代宫殿门前台阶中间镶嵌的那块长方形大石头,一般是一整块石头,有的还由好几段石头组成。丹陛石是中国帝王身份的象征。石头上镌刻有不同的图案,有江崖海水、祥云、双龙、双凤、龙凤、海狮、海马等。北京天坛的丹陛石,我们屈指可数看得见的有十座。其中祈年殿坛基出陛间南北御路各3座,祈年门出陛间南北御路各1座,皇穹宇南向出陛间御路1座,斋宫无梁殿东向出陛间御路1座。

祈年殿三层坛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设有出陛,绕以汉白玉石栏,每层出陛皆九级。南北向各三出陛,东西向各一出陛。南北向出陛中枕以御路,为汉白玉石雕,由上至下每层御路分别雕以升降龙、升降凤、朵云及海水江崖,俱宽175厘米,长424厘米,边饰卷草纹,面饰雷纹。上层石雕双龙戏火焰珠,皆左升右降,缀以流云,雕饰技艺精湛,龙鳞栩栩如生。中层石雕双凤系火焰珠,皆左升右降,缀以流云,凤羽清晰逼真。下层石雕朵云飘逸,犹见蓝天白云,祥云普照。因岁月风化及人为践踏,现石雕有多处残损,存白水泥砂浆修补痕迹。为保护御路石雕均置悬空紫铜架,架上装有厚重玻璃罩子。

祈年门门基为白石须弥座云台,绕以汉白玉石栏,盘龙望柱,前后三出陛,中间出陛枕以白石御路石雕,浮雕云纹及海水江崖,边饰如意纹,面饰雷纹。石雕宽约135厘米,长约420厘米。置悬空紫铜架玻璃罩呵护。

皇穹宇正殿殿基为青白石须弥座,绕以汉白玉栏板,东、西、南三向出陛,阶俱十四级,南向出陛中枕御路,御路浮雕双龙戏珠及海水江崖。宽约190厘米,长约520厘米。边饰卷草纹,面饰雷纹,雕龙左升右降,缀以流云。巨龙雕饰细腻,龙须冉冉,腾云驾雾,将中国龙的头似蛇、角似廘、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的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设有悬空紫铜架玻璃罩保护。

斋宫无梁殿月台面阔15.36米,进深7.36米,东向及南北向各一出陛,东面十三级台阶,阶中御路浮雕为海水云气,宽约125厘米,长约520厘米。边饰缠枝花纹,面饰雷纹。多处有明显修补痕迹。置有悬空紫铜架玻璃罩保护。

其实,天坛里还有4座丹陛石,是我们不得看见的。那么这4块丹陛石究竟在天坛的哪儿呢?200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姚安主编的《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第一篇第三章“斋宫”第一节“御河 钟楼”写到:“斋宫东门是斋宫 的正门,为砖座垂脊拱券式宫门,面阔15.63米,进深6.72米,门前有白玉石桥,门内外设以阶,枕以御路,护以雕栏。”为保护这4座“御路石”,同时便于游客从“御路门”进出游览,采取了用黑色塑胶板覆盖措施。原来他们就在您的脚下。

若想知道这里的4座御路石多宽多长,镌刻图案纹饰,不妨到先农坛庆成宫,看看其内外南宫门前的“云纹”御路石,一看便明白了。

由此说来,天坛的丹陛石一共有14座之多。

2025年6月24日

来源:北京号

作者:李忠义

发布于 2025-08-02 21:57
收藏
1
上一篇:天坛探秘,除了祭天,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等你揭晓 下一篇:天坛回音壁与三音石,探寻古建筑中的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