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RIN BLAKEMORE

2016年1月7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孩子们正在参加圣诞游行。东正教徒按照儒略历过圣诞节,而非公历。
摄影:DAVID MDZINARISHVILI, REUTERS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圣诞节已经过去了,但为什么世界上还有12%的基督徒要等到明年1月才庆祝这个节日呢?原因是许多东正教堂沿用儒略历(Julian calendar),这是一种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历法,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历法不同。
关于何时正式承认耶稣基督的诞生的分歧可以追溯到公元325年,当时一群基督教主教在尼西亚(Nicaea)召开了的第一次基督教普世大会。第一次会议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就是将教会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的日期标准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决定采用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儒略历是罗马统治者尤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奇尼斯(Sosigenes)的建议下推行的新的历法,于公元前46年起开始执行,取代了罗马混乱的阴历。
但是西奇尼斯(Sosigenes)的计算也有自己的问题:他们将阳历年的长度多估出了约11分钟。结果,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累积的误差越来越大,日历和阳历年变得越来越不同步。
到了1582年,一些重要基督教节日的日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让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非常担忧。他召集了另一群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历法,称为公历。
新历法解决了多年来积累的许多棘手问题,因而在大多数基督教世界中获得了认可。但是,在1054年的东西教会大分裂中,东正教与罗马大公教会分裂,成为了独立的基督教分支。如果遵循教皇格里高利的新历法意味着要接受逾越节(Passover)和复活节的偶尔重叠,而这会违背东正教的神圣教义。因此,东正教会拒绝使用公历,继续使用罗马儒略历。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到1923年,儒略历与公历已有13天的差距,这样一来,东正教的圣诞节比12月25日晚了13天。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人会在1月庆祝圣诞节。东正教的日历危机并未结束。1923年5月,一群东正教领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了泛东正教大会来讨论这一问题,大会聚集了来自君士坦丁堡、塞浦路斯、希腊、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教会代表团。
会上的讨论异常激烈:历史学家Aram Sarkisian写道,俄罗斯教会在布尔什维克的压力下采用了公历,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放弃了儒略历。
塞尔维亚科学家Milutin Milanković在会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一个新版公历,但大体和格里历保持一致,只是对闰年的设置略有偏差,被称为儒略改革历。会议之后,包括希腊、塞浦路斯和罗马尼亚在内的几个东正教教会采用了这一历法。这些教堂现在会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其他东正教堂,如俄罗斯和埃及的那些,拒绝采用。还有一些国家,比如波兰,在使用一段时间儒略改革历后,又放弃了。
如今,东正教是第三大基督教教派,拥有约2.6亿信徒。日历偏差最终会带来另一个变化吗?或许如此,但对许多东正教徒来说,圣诞节的欢乐要等到明年1月才会到来。
(译者:陌上花开)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官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