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年味浓,上海动物园“神兽”享福带禄,别样迎新春

申城年味浓,上海动物园“神兽”享福带禄,别样迎新春"/

这是一篇根据您的要求创作的关于上海动物园“神兽”的文章,融入了上海年味和申城特色:
---
"申城年味|上海动物园没有猪科动物,但有享福带禄的“神兽”"
春节,是申城一年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当外滩的灯光璀璨,豫园的庙会喧闹,当家家户户窗棂贴上红彤彤的春联,空气中弥漫着糖葫芦与爆竹的甜香时,上海动物园也早已被浓浓的年味包裹,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寻找那份属于冬日的、与动物共度的温馨与吉祥。
每逢佳节,上海动物园总爱推出充满巧思的年兽主题,为这座国际大都市增添一抹独特的“申”味儿。今年的春节,园区内依旧张灯结彩,红红火火的装饰与绿意盎然的园林相映成趣,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关于“年兽”的讨论,似乎格外聚焦于一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兽”——它们没有粗壮的四肢,没有呼啸的咆哮,却以雍容华贵的姿态,成为了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戏称为“享福带禄的‘神兽’”。
没错,它们就是——"大象"。
是的,上海动物园并没有猪科动物,没有那象征着“福

相关内容:

本文图片均来自上观新闻

上海动物园2019“福猪迎春”生肖系列活动于2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并将持续到4月8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活动期间,上海动物园将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包含传统文化与科普教育的文化娱乐大餐。目前,上海动物园虽然没有饲养猪科动物,但是,在饲养的470余种野生动物中,名字中包含猪或豚的动物却不少,如豚鹿、豚尾猴、扬子鳄(猪婆龙)等。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豚鹿,就是一种享福带禄的“神兽”。豚鹿奔跑的姿势像猪,低着头穿过灌丛,不像其他鹿类那样跳跃,故而得名。

在过去20余年间,豚鹿的野外种群数量骤减,在中国野外绝灭。它们主要受到盗猎、生境丧失和退化等威胁。其中,盗猎压力甚至改变了它们原本白天成群活动和觅食的习惯,转变成了夜间单独活动。

全国饲养有豚鹿的动物园非常少,豚鹿可以说是难道一见的“神兽”。上海动物园最初只有数只豚鹿,经过数十年的悉心饲养,目前种群以扩大到10余头,游客可在上海动物园食草区观赏到它们。

同样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短吻鳄,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之一,体长仅1.5米左右。在中国古代,扬子鳄也被称为猪婆龙。《猪婆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由于生境丧失、非法盗猎等原因,二十世纪后半叶扬子鳄的野外种群数量已不足120条。为了保护扬子鳄,中国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增加其种群数量。多年来,上海动物园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保护扬子鳄的行动中,2018成功繁育出8尾扬子鳄宝宝。

豚尾猴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豚尾猴的尾巴看起来和猪尾巴很像,短短的,约15厘米,下垂,高度兴奋的时候会向上竖起来。

在过去30多年里,由于受到伐木、道路建设、盗猎等危害,豚尾猴的全球种群下降了约30%。如果不加以保护,它将持续减少。上海动物园的灵长动物展区,大家应该可以轻松找到这样一种可爱又珍稀的保护动物。

除了主题动物展示,上海动物园在活动期间还将带来春意盎然的主题景点、内容丰富的动物保护项目、年味儿十足的生肖民俗活动等。此外,还有一场场动物讲座、一个个互动游戏、一张张科普版面,让人目不暇接;猜灯谜、剪年画、画小猪,体会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发布于 2025-08-01 20:42
收藏
1
上一篇: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新成员报到,萌獐宝宝与仙鹤共舞,展现阿拉上海独特物种魅力 下一篇:今年一月份工资速递,明文规定,提前发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