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壬寅说虎”展览,集中展现千年流转的中国虎文化精髓

港中大“壬寅说虎”展览,集中展现千年流转的中国虎文化精髓"/

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最近举办的“壬寅说虎”展览,以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方式,全面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虎文化。展览通过多种媒介,包括古代文物、艺术品和文献资料,展示了虎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生动地描绘了虎的形象,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虎的认知和态度。从古代的青铜器、玉器到明清时期的绘画、书法,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此外,展览还特别关注虎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兽之王”,象征着力量、勇气和权威。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虎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绘画、雕刻、服饰和建筑等,展现了虎在中国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壬寅说虎”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欣赏之旅,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绝佳机会。通过这次展览,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虎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相关内容:

铜虎钮巴蜀印 港中大文物馆供图

铜虎钮巴蜀印 港中大文物馆供图

中新网香港2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2022年岁次壬寅,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年。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文物馆举办“壬寅说虎”展迎贺新年,集中展现中国历史上的虎文化。

丁衍庸《六祖调心图》 港中大文物馆供图

记者10日了解到,是次展览精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怀海堂所藏逾20项与虎相关的文物,包括书画、印章、陶瓷等。一枚公元前四世纪至前三世纪的铜虎钮巴蜀印,铜虎造型生动,纹饰细腻。据介绍,四川古代巴蜀文化中尤其崇虎,虎纹在巴蜀兵器、乐器中大量流行,此印可能属部落首领所有。

僧虎同眠图在禅宗艺术中广受喜爱。丁衍庸的《六祖调心图》反映出人兽虽为异类却殊途同归,以及现实与梦境缠结、人生如幻影的意象。

高奇峰画作《夜啸》 港中大文物馆供图

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高奇峰的虎作也亮相展览。“二高”原学师隔山派,所绘多为鸟虫等小动物,后受日本现代画影响改绘虎、鹰等大型猛兽。背景也多衬托以月夜或是雪景,凸显其凶猛特性。相较于兄长高剑父,高奇峰的风格更趋写实。

历代绘画中,虎的形象有时也可亲可爱,甚至会与猫狸混淆。展品中的郑家镇漫画《猫虎宗亲图》造型夸张,虎与猫、庞硕与娇小、花与白形成了强烈对比。白猫似要“捋虎须”,两者眼神摩擦出奇妙火花。

郑家镇漫画《猫虎宗亲图》 港中大文物馆供图

展览方表示,从展品中可见虎祛邪噬魅的寓意,以及先民对虎的崇拜。在神话和文学中,虎往往伴随着罗汉高僧和仙人,成为其法力神通的印证。而艺术中各种虎的姿态和风格,也能反映文化交流,见证时代变迁。

据悉,港中大文物馆每年在春节举办生肖文物展,是次展览的部分展品于新春期间在铜锣湾利园区以数码化等方式呈现。因应疫情的最新情况,港中大文物馆已暂停开放,推出“壬寅说虎”网上展览,数天来浏览人数已超过2000人次。馆方希望待疫情缓和后,实体展览可向公众开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7-31 19:57
收藏
1
上一篇:弃养情况严重!蛇年临近,香港发出慎养生肖宠物警示 下一篇:香港十二生肖兽首荣耀“重返”圆明园,历史瑰宝再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