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畲族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哪怕活到老学到老,也不敢自诩自己是一个文化人。
今年四月初,我在福建省宁德市旅游时,曾特意前往“中华畲族宫”参观学习,这一去真滴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小小的畲族有着如此深厚的底蕴,怪不得在各大展厅里,都留存着诸多伟人的题词与撰文。畲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全国畲族总人口不超过八十万,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中排名第十九位。其中,福建宁德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约有十八万畲族人在此生活,占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畲族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民族。
早在公元七世纪初,畲族先辈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畲族民众称自已为“山哈”,意思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

宁德市中华畲族宫
我无法用一篇文章详尽地描述畲族的历史与辉煌,但“中华畲族宫”的建筑设计,人文景观,以及馆内陈列的照片图片、艺术作品、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等诸多内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尽显独特的魅力。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其他地方多称此类场所为“博物馆”,唯独宁德叫“畲族宫”。你细品,一字之差天差地别,彰显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中华畲族宫,占地面积约二十五亩,宫门之上的牌匾,是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的。建成后先后接待过李鹏、尉健行、田纪云、布赫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党内外知名人士。
园区内设有两个展区,四个展示厅,分别为“凤凰、历史、风情、现代”四大主题。展品逼真且系统地呈现了中华畲族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革命斗争史以及社会发展、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展厅内的畲族藏品,琳琅满目、个性十足。如:凤凰图腾、畲族纹样、畲族符号、畲式灯笼、民间谚语等,无一不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展示大厅内容
中华畲族宫,是畲族风情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其建筑风格源自后汉,汉阙门、龙头主杖、月亮池、祭祖坛、礼仪台、忠勇王殿、高辛帝阁,还有畲族历史博物馆、畲族革命纪念馆,在汉代建筑风格的映衬之下,更显精致和时尚。
如今的闽东,越来越多的畲族乡村和企业家,都在借助“中华畲族宫”的影响力,打造个性、时尚的民族品牌,做足“畲”字文章,来提升自己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以畲族歌舞、服饰、民俗等为代表的畲族文化产业群,正在宁德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假如朋友们去宁德旅游,希望大家抽空去“中华畲族宫”看看,你一定会收获一份不小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