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文化符号探秘(二),解读常见符号背后的深厚内涵

藏地文化符号探秘(二),解读常见符号背后的深厚内涵"/

我们继续介绍藏地常见的文化符号。
接续第一部分,这里我们聚焦于更多具体的藏地文化符号及其内涵:
"6. 哈达 (Hàdá)"
"形式:" 一条长长的、色彩鲜艳(多为白色、蓝色、红色,有时带有金色或绿色条纹)的丝织品,通常宽约30-50厘米,长度可达数米。 "用途:" 哈达是藏族人民表达敬意、祝福、祝贺、感谢等最常用、最崇高的礼仪用品。在迎宾、送别、参观寺庙、拜见尊贵人物(如活佛、长辈)、节日庆典等场合都会用到。 "递交方式:" 递交哈达时通常采用双手躬身的方式,表达极大的尊敬。接受哈达也需以同样的姿态和尊重来回应。 "象征意义:" 长长的哈达象征着对对方的无限敬仰和美好的祝愿。白色象征纯洁、和平;蓝色象征天空、吉祥;红色象征勇气、热情。
"7. 马头琴 (Mǎtóu Qín)"
"形式:" 藏族传统弦乐器,琴杆呈弓形,一端蒙皮(早期为马皮,现在多为羊皮或驴皮),另一端设有琴头,通常雕刻成马头形状(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一般有两根弦。

相关内容:

【和睦四瑞】

和睦四瑞图

和睦四瑞,藏语:“吞巴朋喜”,意为四合和,是出自佛经的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在一棵尼枸卢树下住着一只大象、一只猴子、一只兔子和一只鹧鸪鸟。这四个动物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刮风下雨或者烈日当空时,它们在同一棵树下,避雨乘凉;饥饿时,他们共同分享树上的果实,不争不夺;行走时,不怕艰险披荆斩棘的大象,背上驮着的猴子,猴子肩上扛着兔子,兔子背上再背着小鷓鸪。它们共同拥有这棵宝树,共享这棵树上的果实,象征着四众佛弟子和谐相处、身言意行与正见相合的四和敬道德。世俗层面,也是提醒世人要树立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良好道德风范。


【祥麟法轮】

拉萨大归寺上方的祥麟法轮

有双鹿侧伴的八辐金轮通常被安置在寺院大殿的正上方和密宗坛城的四门,代表着佛陀在鹿野苑(今印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处)首次为五位弟子传授佛法,这次传法也被称为初转法轮,主要讲授四谛等佛教基本教法。佛陀一生主要讲述三大教法,被称为三转法轮,即初转四谛法轮,中转般若智慧法轮和末转善辨法轮。金轮有八辐,象征佛教哲学中的八正道,之所以用八辐金轮运转象征佛法传播,是因为金轮有开拓、破恶等功能。

发布于 2025-07-30 19:57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神秘力量,金轮法王五轮之谜,揭秘其别称“查克拉”的奥秘 下一篇:酒什么时候喝最好?揭秘白酒的最佳饮用时间,你必须掌握的饮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