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周敦颐曾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而予独爱莲。
其实,何止是周敦颐?中国人向来都是极爱荷花的。擎着荷灯的蓬头稚子是爱的;着荷叶罗裙的少女是爱的;写《采莲曲》的文人墨客也是爱的……
因为荷花,是夏天送给人间的礼物。

你可知,荷花花神降生于六月?明清时期的江南人民,在荷花诞辰那天,无惧伏天暑气,在铺天盖地的莲叶田田里,歌笑喧阗,赶着为荷花贺寿呢!
那天,是农历的六月廿四,是传说中的“荷诞节”,即是今天——2025年的7月18日。

图|物道 ©

伏天暑热,上蒸下煮,热的如火如荼,人间一片恹恹,懒怠的疲累。但一片片滟滟风荷,却宛如盛夏馈赠,清透灵秀,抚慰了人们疲惫的心。
一粒在暮春时还满是褶皱的绿种,在炎炎夏日的某一天,突然开出一池潋滟嫣然;一片腌臜平庸的淤泥,陡然间新发于硎,擎擎高举一池娇粉素白的花朵。
荷之美,美在脱俗。红白夹杂的花瓣,用一种呵护与祈祷的姿势,小心翼翼地托着中间嫩黄的花柱,纯澈圣洁,亭亭荷影透出一股秀丽纯洁的禅意,令人望之宁静,思及圆满。

图|物道 ©
在荷诞节那天,因这擎擎高举的嫣红、素白的花朵。满城的人不约而同地聚首在城外的荷花荡,要为花神祝寿。
在荷风面前,暑气黯然收束;年轻的男孩女孩们盛装出行,在小舟内相望谈笑,互赠莲花助兴。
他们隔着横流的碧波,舟支交错,隔水笑抛一支莲。
年轻的手腕子递出一朵朵红白夹杂的出水芙蓉,语笑和花香交相辉映,教人分不清是荷花的秀丽的花瓣,还是少女的拈花柔荑。
街头间,巷陌里,一担一担翠白新鲜的莲藕,一筐筐的剔透晶莹的莲子,小儿们头顶翠绿的荷叶,圆圆如盖,圆滚滚的水珠滴溜溜地顺着叶纹打滚,让人望之生凉。
愿以荷之美,赠你一夏清欢。它是属于大家的,可赏、可采的六月清欢。
夏日炎炎,荷花正好,趁这个荷诞节,去赏荷吧。望一池风荷皎洁,掬一涟馥郁清欢。这是这个被汗水糊湿的夏天里,最清雅的礼物。


荷诞节这天,人比荷花热闹。荷诞节这天,人比花更欢喜。以荷之名,来赴一场风雅的欢聚。
张岱曾在《陶庵梦忆》中,回忆江南水乡荷诞节的胜景,“士女以鞵靸(鞋子被挤掉)不至为耻”。红男绿女倾巢而出,摩肩接踵间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以为意。
为一览荷光,人山人海;无数漂亮精致的画舫泛漾在荷池上,荷花荡前所未有的热闹。


大家赏荷,采莲,高高兴兴地吟诗作对,吟赏烟霞;有心人带着茶具,在画舫中品茗赏荷;凉凉的甜瓜经冰冷的井水湃过,大家大快朵颐,酒食征逐,好生热闹!
但总有天公不作美的时候。夏日多雷雨,好好的荷诞节,蓦然风云变色,一阵雷雨猝不及防地下来,前来赏荷的人们置身于郊外,无檐壁可挡,只能直面风雨,衣袂鞋履却都湿的透透的。
而且,倘若你心心念念,跑去给荷花助寿,大费周章地跑到城外荷花荡去,却发现不见一花?碧绿的荷叶沉默,花苞闭合不语,一切还没盛开,一副拒绝的模样……毕竟荷花的花期,也是有早有晚的。

但是,都是爱荷之人,又怎会与荷花计较呢?风雨忽来,大家莞尔一笑,戏称为“赤脚荷花荡”;前去观荷不见荷,无妨,笑谈一句“花神避寿”解嘲。
人们珍惜的,仅仅是这夏日的荷芳胜景、花神上寿么?不,更多的,还是珍惜这场“以荷为名”的欢聚。
荷诞节,去赏荷吧!这是与林林总总的生活中,最风雅的交点,最诗意的理由。

图|物道 ©

日落西沉,晚风、霞光、满池清透的荷香,是夏日温柔的呢喃。夕阳西下,荷花们也要随之休息了。
但夏夜,是夏天最美好的事物,荷诞节的夜晚,又岂能辜负?当天上星光爬上漆黑的幕布,地上的莲蓬与荷叶里,也安置了希冀的灯火。
据《金陵杂志》所载,“凡有池塘植荷者,以纸作灯燃之,放于中流,以为祝嘏”。在南京的荷诞节,人们在晚上点上莲灯,放逐水流,中有笺纸祝祷。


相传在西方极乐世界,有莲华处处;南海观音大士的杨枝水,可以洒做人间的并蒂莲。荷花,是人们对命运,对未知,最温柔浪漫的揣测和想象。
宽大的荷叶做成巧妙的灯笼形状,里头燃一枝细细的烛火,细长的叶柄被稚龄孩童携在手中,悠悠地吊一盏荷花烛灯。碧绿灯皮,橘红灯火,就是一柄熠熠的风露莲灯。

如果苍幕有眼,定会为江南水乡这湾秀气的荷花荡所感动。田陌间一梭梭星星点点的烛光,与孩童们稚嫩的脚步,绕着江流宛转,绕着水田芳甸……人间的巧思是多么迷人,蕴着一腔温情与诚挚。
这是人们借助荷花,最诗意的祈祷。人们或为自己,或为亲友,以荷之愿,望你一生顺遂,心想事成。
亭亭荷莲,中有寄托。在这个荷诞节夜晚,我也愿以荷为愿,真诚祝祷,许一个虔诚,许一回圆满。

行笔至此,想起前几日拜访朋友新开的茶室。那里环境清雅,诸设齐备,唯独欠一簇时花。
那日我去拜访她,路经花店,见到水池中盛着几枝新荷,便买下几枝,赠她作礼,想为她的茶室增添几分花意。
朋友见了,喜出望外,连连感叹:“这居然是我今年见过的第一枝荷花!”是啊,夏日已然过半,却没有好好赏一次荷。夏天的礼物,岂能辜负?
大伙儿一合计,相约荷诞节这天去赏荷!不管在千年前,荷花是否于今日降种。但今天,赏荷,一定是最有意味的事。

参考资料:
周瘦鹃《荷花的生日》
来源:“物道”
作者:物道君
编辑:马京京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