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西藏气候异常暖干,拉萨破纪录首次体验夏季暖意

6月西藏气候异常暖干,拉萨破纪录首次体验夏季暖意"/

是的,您提到的现象是准确的。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信息,2024年6月以来,西藏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异常暖干的天气过程。
主要特点包括:
1. "气温显著偏高":许多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以上,部分地区甚至更高,出现了明显的“初夏”或“盛夏”感觉。 2. "降水严重偏少":与异常偏暖相对应,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远低于同期平均水平,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阶段性无有效降水的情况,导致土壤墒情迅速下降。 3. "首次入夏":受此异常暖干天气影响,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自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在6月份正式进入夏季。这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达到或超过拉萨市夏季的划分标准(通常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为夏季开始)。
这种异常的暖干天气对西藏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农牧业生产以及森林草原防火都带来了严峻挑战。气象部门已发布相关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应对措施。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亮

今年6月以来,西藏大部气温持续偏高,出现晴热少雨天气,多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6月25日至29日,拉萨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达到了我国气候季节划分的夏季标准,标志着拉萨自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入夏。

6月气温偏高1.3℃、降水量偏少57%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6月西藏月平均气温为13.7℃,较常年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拉萨、日喀则、泽当等7个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6月西藏月平均降水量为30.5毫米,较常年偏少5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狮泉河、定日无降水,拉萨等13站月降水量创历史新低。

持续性晴热少雨天气使西藏大部雨季开始偏晚,气象干旱发展。其中,沿雅鲁藏布江一带大部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迟16至26天,而且5月1日至6月30日,阿里地区、沿雅鲁藏布江一带大部连续无降水日数达到15至60天。截至6月30日,阿里地区、那曲西北部、昌都、林芝、当雄、帕里,以及沿雅鲁藏布江一带气象干旱等级较高。

持续性异常晴热少雨天气不仅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较大影响,还对非保灌地段冬小麦、春青稞和油菜等作物生长不利。西藏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西藏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遥感监测显示,6月西藏主要农牧区农作物及牧草长势较去年偏差,植被覆盖总体偏差,典型水域面积略小于去年,需要关注异常干暖气候对高原生态的不利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次更高、强度更强,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升温效应比其他地区更为显著。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副主任石磊分析,6月以来,青藏高原上空受高气压控制,形成强烈的气流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是西藏大部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

短期内气温达到入夏标准,但不具有普遍性

按照《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从6月23日开始,拉萨日平均气温突破22℃,6月25日至29日连续5日拉萨滑动平均气温分别为22.4℃、22.5℃、22.7℃、22.8℃、22.7℃,达到了气象学定义上的夏天标准,这意味着拉萨进入夏季,入夏的日期为6月23日。

从拉萨1955年1月1日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此前拉萨从未达到入夏标准,此次属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入夏。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确有可能出现短期的个别站点气温达到入夏标准的情况。”石磊介绍,拉萨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为16.4℃;短期内出现气温达到入夏标准的情况属异常现象,但不具有普遍性,加上西藏四季不分明,拉萨仍属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无夏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主任肖潺建议,重点关注异常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冰冻圈的变化影响,做好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

发布于 2025-07-30 02:43
收藏
1
上一篇:夜雨话拉萨,探析拉萨50年气候形态变迁 下一篇:“气候公报揭示,2019年西藏冬季平均气温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