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祭祖这是必须的,那就是忙活一大年了,平时除了清明节、十月一和祭日的时候给逝去的先人焚纸烧香,上坟添土,也有的长年工作生活在外地,一年到头也就回来这一趟。
本文作者:李付春
过年啦,得把祖先请回来一起快年,做人不能忘本。还有的因为娘家绝户,也有的未出阁的女孩早亡的,人家都回家过年了,不能让让他们孤苦伶仃地在田野里成为幽灵,也会请他们回家过年。
先说何为家堂?家族中逝去的老人,请家堂就是把他们都请回家来过年。
年三十半晌开始,打扫卫生贴完春联以后。我们家是分两组同时进行。把主桌收拾出来放上五碗四盘,四干四鲜。食品后面挂起竹子(或叫轴子,)就是族谱,然后取出折子,按尊卑顺序摆到八仙桌上,不足三年的逝者写牌位,不能上折子的,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请家堂。

挂起竹子(或叫轴子,)就是族谱
家人拿着香,出家门到祖坟所在的方向一个路口,点燃三烛香,双手握于胸前,遥对祖坟,拜几拜,算是虔诚请了,口中念念有词,告诉先祖,后辈子孙接他们回家过年了。手握点燃的香往回走,熄灭是不吉利的包括送的时候。
进得大门屋门都得门口横放一根木棍,老祖宗们到家了,期间不能外出串门或回去。把香插入八仙桌上的香炉里。磕四个头,请家堂先人各就各位。

进得大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
家堂上桌后,家里人都得先给老祖们磕头拜年,然后才去干别的,以免先人怪罪。
从请进来到初一下午送走,这家人就权当仙人们都在,说话声音以及八仙桌旁边的椅子,桌上的贡品都不能乱动。并且要香火不断,三炷或一炷,夜晚早点开灯不能关,给他们沏茶倒酒上饭,就当他们一边在聊天一边看着我们。

供奉家堂
当然,第一碗饺子煮好后先敬家堂桌子上,是三碗。让老祖宗们先“吃”,然后一家人再吃。
家堂要摆设一整天,年初一下半晌才开始送家堂,如果逝去的亲人不足一年,要延时一天,初二上午亲戚都来了以后再送。
请家堂一般各家各户分别请,送的时候一起送,规模要宏大热闹得多。
下午四点多钟,先把供桌上的部分熟食象征性地在锅里集中热一下,上香、斟酒、倒茶,然后磕三个头,告诉老祖宗,过完年了,要送他们回去了。
擎着香火,把火纸放到簸箕里,端到村里固定的大空场子集合。
待各分支都到齐了,便把各自家的火纸、香等堆到一起,家族大的堆得像小山似的,接下来则是各家带来的鞭炮、礼花等一字摆开。
上了年岁的老人焚纸烧香,年轻人燃放鞭炮。
待燃放完毕,族里德高望重的人会高喊一声:“磕──头──了”,
所有人便齐刷刷地五体投地送老祖宗上路……

送家堂
我家单门独户,就说本族也出五服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单请单送,不跟他们搭伙。
初一这天午后,有本族或者外姓年老的人陆续来拜家堂了。
下午的四点半左右,母亲把桌上的熟食供品放到大锅温热一下,重新端上来,父亲则点燃三柱香,意思是让先人们热热乎乎地吃饱,把那燃着的三柱香往牌位边转几圈,口中词是老祖宗们吃饱喝足,明年再来,送他们一路走好!
父亲擎着燃着的三柱香,簸箕里放着火纸,不能忘记出门的时候把横棍拿开,我跟在他后面一手提着半捅凉水,说是先人们骑着马来的,饮马必用;一手抱包着半箱子鞭炮。
到了后街上,拐弯去到本族林地附近,冲着爷爷奶奶坟墓的方向,先画个圈,把纸香放在圈里面燃尽,放完鞭炮以后,我跟在父亲身后磕头。
父亲老了,母亲走了,以后这些活就由我带领儿孙去做了。
壹点号付春文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