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草这么多年,最有意思的发现就是它们跟人一样,也有“合得来”和“合不来”的讲究。之前我在阳台种葡萄,顺手在旁边摆了盆紫罗兰,结果那年葡萄结得特别密,咬一口甜得直戳喉咙,还以为是光照好,后来才明白是紫罗兰的气孔散出来的东西帮了忙——你说植物这“互相帮忙”的本事,是不是比我们想的还聪明?
还有我家那盆老月季,以前总闹根结线虫,叶子黄得跟晒焦的纸似的,喷药都不管用。

后来听邻居说种金盏菊能治,我就在月季旁边挖了俩坑埋了金盏菊苗,没想到过了俩月,月季的新叶子噌噌冒,线虫居然没了!
金盏菊的根跟“隐形杀虫剂”似的,悄无声息就把虫子治了,比折腾农药省心多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旱金莲,本来它的花就开一天,早上开晚上谢,我嫌可惜,就把它放柏树盆景旁边试试——结果居然开了三天!
花瓣还比之前更艳,跟捡了便宜似的。

还有牡丹和芍药,我家院子里种了一排,牡丹开得大如碗,芍药接着开得密,俩花凑一起跟“姐妹花”似的,连花期都能接得上,比单独种好看十倍。
但踩过的坑也不少。

去年朋友送了盆铃兰,我觉得它的小铃铛花好看,就放在丁香旁边,结果没几天丁香的叶子全耷拉了,跟被抽了魂似的,我还以为是缺水,浇了好几遍水都没用,后来才知道铃兰和丁香是“死对头”;还有一次把木犀草和玫瑰插在一个花瓶里,本来想搭着好看,结果木犀草先枯了,跟着玫瑰的花瓣也开始掉,俩花最后都烂在瓶子里——你说这俩是不是“互相拆台”?
其实植物的“相爱相杀”一点都不玄乎,要么是气味互补,要么是习性相克,就跟咱们处朋友似的:合得来的凑一起,你帮我挡虫子,我帮你延长花期;合不来的硬凑,要么你挤我要么我克你,最后都没好结果。养花草久了就明白,不是把喜欢的花堆在一起就行,得摸清楚它们的“小脾气”——比如薄荷别跟弱不禁风的花种一起,它的味道太“霸道”,能把别的花“挤走”;丁香别跟水仙、铃兰凑,凑了就是互相伤害。

现在我养花草前都先查“朋友圈”:想让君子兰少烂根,就跟仙人掌混种;想让山茶花不得煤污病,就放盆山苍子;连插瓶花都讲究——玫瑰和百合一起插,花期比单独放长好几天,还越插越精神。你说,养花草的乐趣不就在这儿吗?不用花大钱买肥料农药,顺着它们的“性子”来,就能把花养得好好的,比啥都强。
其实不管是植物还是人,相处的道理都一样:找对“朋友”,互相成就;避开“冤家”,少添麻烦。你家的花草有没有“合得来”的搭档?或者踩过“相杀”的坑?

不妨说说看,说不定能帮到更多养花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