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绘,中企承建拉各斯轻轨,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一带一路故事绘,中企承建拉各斯轻轨,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这是一个关于“一带一路故事绘”主题的故事梗概,聚焦中企承建拉各斯轻轨及其对绿色出行的影响:
---
"一带一路故事绘 | 中企承建轻轨助力拉各斯绿色出行"
"故事背景:"
拉各斯,尼日利亚的经济心脏和西非最大的城市,以其繁忙的交通和快速增长的人口而闻名。然而,拥堵的街道、排放的尾气和有限的公共交通选项,给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交通拥堵不仅浪费时间,也消耗能源;空气污染则威胁着市民的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宏伟的计划应运而生——建设拉各斯轻轨系统,而中国企业成为了这个关键项目的承建者,并将之融入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
"故事展开:"
1. "挑战与机遇:" 故事开始于描绘拉各斯交通的困境:上下班高峰期令人窒息的交通拥堵,出租车和私家车的尾气弥漫在空气中。同时,也展现了政府对改善交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时,中企承建拉各斯轻轨的消息传来,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所在。 2. "“一带一路”的连接:" 故事强调该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重要实践。镜头可以展示项目启动时中尼两国领导人的会谈、签署协议的场景,或是项目所需设备、技术从中国运往尼日利亚的

相关内容:

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土集团)承建的拉各斯轻轨蓝线项目一期于2010年7月开工,2022年12月竣工,全长13公里,设有5个车站,设计时速80公里。项目于2023年投入商业运营。拉各斯轻轨蓝线运营部门数据显示,轻轨蓝线已安全运营近7个月,共开行载客列次约8500次,准点率100%,累计输送乘客超94万人次。据悉,拉各斯轻轨蓝线是西非地区首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的电气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蓝线所采用的全电力列车为通勤者提供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出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助推非洲绿色可持续发展。蓝线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也改变了拉各斯都市风貌,成为了这座大都会的新名片。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当地一所学校的师生们体验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们体验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当地一所学校的学生们展示轻轨蓝线列车的乘车卡。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码头站的客运协调员为学生们讲解轻轨蓝线路线和规划图。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3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见习司机阿旺甘斯(右)和中国师傅王奥飞在轻轨蓝线码头站调度室记录行车数据。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这是3月2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拍摄的轻轨蓝线见习司机阿旺甘斯。阿旺甘斯是尼日利亚人,他2023年8月入职,经过中土集团的专业培训和中国师傅王奥飞的指导训练,于同年成为见习司机。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2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见习司机阿旺甘斯(前)和中国师傅王奥飞共同驾驶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3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中国师傅王奥飞(后)在轻轨蓝线列车驾驶室指导见习司机阿旺甘斯驾驶技能。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3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见习司机阿旺甘斯(右)和中国师傅王奥飞进行发车前巡车检查。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3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见习司机阿旺甘斯(右)和中国师傅王奥飞在发车前共同检查轻轨蓝线列车车厢空调设施。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9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列轻轨蓝线列车准备发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在轻轨蓝线码头站刷卡出站。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名乘客在轻轨蓝线列车内自拍。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9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月28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乘坐轻轨蓝线列车。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4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列轻轨蓝线列车驶入码头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4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对向行驶的两列轻轨蓝线列车会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3月2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列轻轨蓝线列车驶入码头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发布于 2025-07-29 12:28
收藏
1
上一篇: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解读,黑格尔面纱下的命运之赐与普遍法之美 下一篇:全球觉醒,新时代能量激荡,唤醒人类个体意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