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多元、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被誉为“上帝的恩赐”。然而,这个国家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甚至可以说是“奇葩”的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和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奇葩”的地方:
"1. 气候与地理的“奇葩”:"
"极寒气候:" 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温度常常降至零下几十度。对于习惯了温暖气候的人来说,这种极寒天气确实难以适应,甚至可以说是“奇葩”的。
"极昼极夜:" 加拿大北部地区会经历极昼和极夜现象,夏季连续数月白天,冬季连续数月黑夜。这种反常的昼夜规律对于许多人来说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奇葩”。
"巨大且偏远:" 加拿大国土面积世界第二,但人口密度极低,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基础设施落后。这种广袤而偏远的地理特征,对于习惯了人口密集城市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奇葩”。
"2. 社会文化与“奇葩”:"
"“政治正确”至上:" 加拿大非常重视多元文化和社会包容,但也导致了“政治正确”的氛围浓厚。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人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表达观点,否则可能会被指责为“歧视”或“偏见
为什么说加拿大是一个被上帝眷顾的国家?这里集齐了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的所有要素:通航的河流、肥沃的平原、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矿产以及安全的疆界。当同一纬度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寒风凛冽之时,加拿大的温哥华却气候温和。当中东地区为石油大打出手时,加拿大的油砂储量足够用300年。当印度在旱灾中挣扎时,加拿大每个公民能分到9个标准游泳池的淡水量。更为夸张的是作为全球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人口却只有4155万,90%的的国土无人居住。当然在这片看似完美的土地上,也蕴藏着诸多颠覆认知的“奇葩”之处。

加拿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加拿大又有哪些“奇葩”之处呢?

加拿大:上帝眷顾的自然之国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西濒太平洋、东邻大西洋、北达北冰洋,与美国接壤。国土总面积约为998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俄罗斯的全球第二大国家。

辽阔的国土与复杂的地形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北部的北极群岛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其中巴芬岛是全球第五大岛。西部的落基山脉纵贯南北,最高峰洛根峰海拔5951米。中部大平原地区是农业主产区,但受寒流影响显著。东部为加拿大地盾,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8%。

加拿大地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构造之一,也是支撑加拿大经济的 资源宝库。冰川的刨蚀作用使地表形成大量湖泊和丘陵,其中由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组成的五大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储备之一。不仅为加拿大与美国的4000万人提供饮用水,哈密尔顿港、桑德贝港、圣劳伦斯航道等是北美洲水运经济的大动脉。美国与加拿大之间30%的贸易依赖五大湖,每年运输的货物价值高达6000亿加元。

此外加拿大地盾由于古老的地质历史、冰川作用、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安大略省的萨德伯里盆地在18.5亿年前遭到陨石撞击,地壳熔融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镍铜铂族金属矿。魁北克的 拉布拉多铁矿带是北美州最大的铁矿区。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阿萨巴斯卡铀矿区则拥有世界最高品位铀矿。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加拿大的工业、经济、国际地区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矿产直接贡献了5%的加拿大地区生产总值。资源禀赋的加拿大为什么会被冠以“奇葩:之名呢?

颠覆认知的“两级分化”
加拿大的气候堪称地理教科书级别的“奇葩”。横贯北部的北极圈是极地苔原与永冻区的冰雪世界,气温可低至零下50摄氏度。南部则是相对宜居的温带与亚寒带气候,温哥华更是以冬季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成为全球宜居城市的典范。这两地之间几乎没有过渡地带,形成了“一半永冻、一半宜居“的神奇布局。

加拿大的历史文化也十分“奇葩“。加拿大曾长期沦为英法殖民地,国的文化符号至今仍深深嵌入加拿大的国旗、语言与制度中。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新法兰西,英国则通过战争夺取控制权。这样的奇特历史为加拿大带来了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当然也带来了殖民与本土文化的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