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名变迁史,千年古城的更迭轨迹

苏州市名变迁史,千年古城的更迭轨迹"/

苏州市的名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更替,反映了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苏州市名更替史的概述:
1. "吴" (公元前222年-公元589年):秦朝时,于故吴地设吴县,以古吴国都城命名。三国时期,吴国定都于此,改称吴郡。东晋时期,因王导、谢安等人的功绩,此地又称建康,但吴郡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 "苏州" (公元589年-至今):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后,废吴郡,改吴县为苏州,取“吴头越尾”之意,寓意此地连接吴越两地。自此,苏州之名沿用至今。
3. "平江" (公元1130年-公元1131年):南宋时期,为避“康王”(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曾短暂改苏州为平江府。
4. "平江路" (公元1276年-公元1293年):元朝时期,改平江路,但苏州之名并未消失,仍是其下辖县的名称。
5. "苏州府" (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明朝时期,改平江路为苏州府,下辖吴县、长洲县等。清朝沿袭,苏州府之名成为该地区的正式

相关内容:

苏州,又称姑苏、平江、吴都、吴中、东吴等。

公元前129年,苏州定名为吴郡,一直到唐乾元元年(758年),改吴郡为苏州。

公元549年,苏州定名为吴州,一直到隋大业三年(607年),吴州再次改为吴郡。

公元1113年,苏州定名为平江,一直到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改名为“苏州府”。

期间,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1357年),曾改为隆平

1949年以来,苏州曾辖郊区、吴县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北塔区、观前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中区、常熟县、太湖办事处(县级)、无锡县、宜兴县、江阴县、震泽县、松江县、川沙县、南汇县、奉贤县、金山县、青浦县、沙洲县、河西新区、苏州新区、武进县等行政区。

现上述地区已全部撤销或划出苏州地区,也有不少因各种历史事件更名......

发布于 2025-07-28 04:42
收藏
1
上一篇:漫步姑苏,深度解读苏州市的古今韵味 下一篇:江苏简称“苏”,揭秘“江浙沪”为何不叫“苏浙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