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湖北人的年夜饭,年味十足,不一般的风采

这些湖北人的年夜饭,年味十足,不一般的风采"/

您这句话很有意思,"不一般" 这个词可以有很多解读的角度。
湖北的年夜饭,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核心是"团圆、喜庆和象征意义"。但同时,它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确实“不一般”:
1. "食材的地域特色": "鱼":和很多地方一样,年夜饭必有鱼,寓意“年年有余”。但湖北靠近长江,河鲜丰富,年夜饭上的鱼可能更倾向于"鲜活的河鱼",比如草鱼、鲢鱼、鳙鱼等,清蒸、红烧都是常见做法。 "鸡":鸡也是年夜饭常见菜,寓意“大吉大利”。湖北可能用"土鸡"或者"本地特色品种",炖汤或者整只烹饪。 "蔬菜":可能会选用一些本地的时令蔬菜,或者用腊制品(如腊肉、腊鱼、腊肠),这些都是湖北冬季的特色,风味独特。
2. "烹饪方式": 湖北菜以"鲜、嫩、柔、滑、爽"著称,注重食材的原味。年夜饭的菜肴虽然丰盛,但可能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清蒸、白灼、煨汤等,力求保持食材的鲜美。
3. "“过早”文化的影响": 湖北人素有“过早

相关内容:

对于中国人来说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非除夕晚上的这顿团年饭莫属了

一餐“合家欢”

承载着团聚的期盼

飘荡出年的喜悦和家的温暖

蕲 春

新春新房 四世同堂

今天,蕲春县张榜镇大竹村詹桂容老人家里格外热闹。十几年没有在家过年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媳、曾孙子全都回家过年了,难得的四世同堂。

“这是我们老家的地瓜粉,在外面从来没有吃过,今天回来吃到了家乡的味道”,儿媳孙冬平开心地介绍。

时光回到去年夏天,詹桂容老人的房子在大雨中被冲毁。在这个春节前,老人搬到了灾后重建安置小区。宽敞的房屋,精致的土菜,团年饭里的点滴幸福和浓浓亲情,让老人的新家暖意融融。

詹桂容老人说:“国家把我的屋子做得这么好,我也高兴,我的孩子也高兴,我的儿子孙子都享福”。

应 城

一个倒房户的年夜房

在应城,春节来临之前,493户倒房户也全部搬入新家,大伙一起动手,贴春联、贴年画,浓浓的年味在农家小屋尽情飘荡。

厨房里,大家忙着准备团年饭。肉丸火锅、清蒸腊鸡、红烧鲫鱼,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

来 凤

贫困户“搬新家”过“赶年”

过“赶年”,是土家人过年的习俗。在恩施来凤,碧泥湖村的11户贫困户,年前喜迁新居。乡亲们都把自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聚在一起过“赶年”,县里组织的文艺宣传队还给大家带来了深受喜爱的采莲船和三棒鼓。

热闹的三棒鼓,唱出大家乔迁新居的喜悦心情:“感恩共产党,扶贫造新房;产业到家门旁,致富奔小康。”

村民安忠胜向记者介绍:“现在还有上千亩的茶园,让我们随时有事情做,可以就业”。

宜昌点军区

易地搬迁户喜迎新年

喜庆的灯笼墙上挂,红红的福字门上贴,端上热腾腾的蒸肉,斟好醉人的美酒,在宜昌点军区,刚刚搬进新居的15户贫困户围坐在酒席前,共庆新年。宽敞明亮的新房,不仅仅装上了光伏发电,每家每户还通了沼气、安了宽带,村里还给每户配齐了床上用品和家用电器,不用花一分钱,乡亲们拎包就能入住新房,这全靠易地搬迁的好政策。

宜昌市点军区落步埫村贫困户张光富:“我现在在养猪场养猪,全靠自己双手努力,以后的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

荆 州

一家一碗菜 社区充满爱

一桌丰盛的菜肴,满是温暖幸福的情意。在荆州区西城街道民主社区,为小区4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办团年宴,是民主社区每到新年的传统项目,在社区服务中心,各式菜肴摆满了餐桌,来自街坊邻居的温暖,让老人们倍感亲切。

荆州区西城街道民主社区居民马士林:“我今年的身体比哪年都好,我又重新站起来了,祝你们工作顺利”

武汉江欣苑

家兴国旺感恩宴

团圆的味道,洋溢在大街小巷,今天,武汉江欣苑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也格外热闹,大家伙支椅摆桌,来自福利院、社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非遗传承人等300多人,共聚一堂,在社区自编自导的文艺汇演中赛家风,吃年饭,话家常。

武汉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介绍说:“我们社区赛家风活动从2010年开始,就像传递火炬手一样,一棒一棒地传递下去。”

您家的年夜饭是啥样的?

欢迎拍照分享给我们!

有机会让您家的年夜饭上哦~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 | 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文编辑:吴彤

视觉创意:梁意

本期主编:吴彤

@湖北新闻

发布于 2025-07-28 03:57
收藏
1
上一篇:孝感文化大揭秘,探寻孝感独特生活习俗,涨知识时刻到来! 下一篇:十堰独特习俗大揭秘,一起来探寻这座城市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