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探寻其丰富多样的水系构成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水系之一,其流域范围广阔,支流众多。海河水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主要干流 (The Main Channel):"
海河本身并非单一发源,而是由多条重要河流汇合而成。通常认为其主要水系形成于"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的汇合处。
"永定河 (Yongding River):" 发源于河北省西部山区,是海河水系中流程最长、水量相对最大的河流(但季节性变化极大)。其古称“浑河”、“无定河”。
"子牙河 (Ziya River):" 源于憈沱河(Hetihe River),流经河北省南部,是海河的重要支流。
"大清河 (Daqing River):" 源于滏阳河(Fuyang River)和洨河(Xiao River)的汇合,流经河北省中部和南部,是海河的另一重要支流。
这三条河流在河北省"献县"附近汇合,形成"海河干流",向东南流经天津,最终在"天津市"南部的"歧口"注入渤海。
2. "主要支流 (Major Tributaries):"
除了永定河、子牙
相关内容: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太岳山,北依蒙古高原。地跨8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全部,河北省绝大部分,山西省东部,河南、山东省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各一小部分,总面积31.8万k㎡,其中山地和高原面积18.9万k㎡,占60%;平原面积12.9万k㎡,占40%。1998年流域共有31个地级市,2个盟,256个县(区),其中含35个县级市。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由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以上河系为海河北系)、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黑龙港水系和海河干流(以上河系为海河南系)组成,各水系呈扇形分布。发源于燕山、太行山迎风坡的河流,源短流急,泥沙量较少。发源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河流源远流长,泥沙含量较多,两类河流相间分布。
滦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东北部,包括滦河干流及冀东沿海32条小河,全水系面积54530k㎡。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西北巴彦图古尔山麓,经承德到潘家口穿长城入冀东平原,至乐亭县入渤海。滦河支流繁多,常年有水者达500余条,其中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蚁蚂吐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青龙河等十余条为主要河流。1979年在滦河干流修建了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其下游干支流建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青济秦等大型引水工程。冀东沿海以石河、洋河、陡河、沙河较大,建有石河、洋河、陡河等水库,这些河流具有山溪性河流与平原河流过渡的特点。
北三河水系由原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三个单独入海的水系组成。建国以来大兴水利工程,三水系闸坝控制河道相通,水系间互相调节。故此,将原有三个水系划为一个整体称北三河水系,面积为36053k㎡。水系内建有于桥、邱庄、海子、密云、怀柔、云州等大型水库。
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洋河两大支流,分别发源于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两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汇流后称永定河,1963年后辟永定新河直接入海。永定河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素有小黄河之称。大清河水系由南北两支组成,是一条典型的扇形河流。北支由白沟引河入白洋淀,南支的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沙河、磁河等河流均注入白洋淀,由独流减河入渤海。子牙河水系主要由滹沱河、滏阳河两支流组成,于河北省献县由子牙新河流入渤海。漳卫南运河水系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背风坡,主要由漳河、卫河两大支流组成,汇合后一支于山东省四女寺由扩挖的漳卫新河入海。黑龙港运东地区位于子牙河以南,卫运河及漳卫新河以北,主要河流有南北排河、宣惠河、沧浪渠等。海河干流位于天津市区,是泄洪、防潮、蓄水、排沥的多功能河道。
徒骇马颊河位于漳卫南运河以南,黄河以北,居海河流域的最南部,由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及滨海小河等平原河道组成,流域面积3.2万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