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到底算不算西北城市吵翻了,地图一拉发现这地方比郑州济南都靠南,居然还比重庆南宁偏东。
这事真不能怪网友较真,地理定位和行政划分的差距确实有点意思。
查了中国地理信息网数据,西安市中心坐标实打实在中国几何中心附近。

大地原点在泾阳县,离钟楼就40公里。
按经纬度划区域的话,西安妥妥算华中。
可国家发改委2023年区域规划里,陕西依然在西北板块。
这事其实有历史渊源。
1950年代大行政区划分时,西安就顶着“西北首府”的帽子。

当时考虑的是经济辐射和国防战略。
现在看兰州到西安直线628公里,比西安到武汉还近。
但西安GDP占西北五省三分之一,这顶帽子摘不掉。
政策倾斜也是实打实的,比如西北唯一的自贸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都放在西安。
地理上西安确实特殊。
秦岭主脊在辖区内的周至县,湑水河往南流入汉江,严格说西安辖区1.2%面积属于长江流域。

气候更明显,西安年降水量比郑州多100毫米,冬天均温比济南高2℃。
有人测过植物生长周期,西安和江苏淮安基本同步。
比经度更有意思。
西安比成都偏东4.88度,相当于郑州到开封的距离。
甚至比南宁还靠东0.63度。
看时区更直观:乌鲁木齐用东六区时间,西安和上海一样用东八区。

这种双重身份带来不少实惠。
西安高校能同时拿教育部属高校补贴和西部专项经费,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时还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去年西咸新区招商引资,60%项目来自长三角珠三角。
历史角度看更合理。
汉唐时期长安就是天下之中,西域商人走丝绸之路,岭南贡品经灵渠北上,都在此汇合。
现在的高铁网还在延续这个格局:到乌鲁木齐的高铁10小时,到广州也就8小时。

郑西高铁开通后,很多河南人周末坐1小时高铁来逛回民街。
本地人早看开了。
城南秦岭脚下农民种水稻,城北泾阳种冬小麦,城里肉夹馍店兼卖麻辣米线。
陕博讲解员介绍文物时总爱说:“我们长安城啊,自古就是南米北面的交汇处。”
行政归西北,地理属中部,经济连全国。这么特殊的城市全国找不出第二个。

西安这定位挺合理啊。
政策红利吃着,地理优势占着,南北方特征都有。
西北需要个门面城市,放西安最合适。
真要按纯地理位置,乌鲁木齐太偏西了。
查了下资料才发现西安到兰州比到武汉还近。
高铁三小时经济圈覆盖大半个中国,往西能辐射甘肃青海,往东能接中原城市群。

这种枢纽城市放西北板块里不亏。
兵马俑门口卖冰峰的摊主都说:“我们西安凉皮放辣子也搁芝麻酱,你说算南方北方?”
关键老百姓得实惠啊。
大学生能同时报“西部计划”和“中部崛起”的就业项目,企业招人既享受边疆补贴又能吸引东部人才。
去年西安人才净流入率排全国第八,比成都还高两位。
有人较真说秦岭以南不该算北方。

可重庆还在秦岭以南呢,不照样是西南?
城市定位看功能,西安带着西北五省搞经济没毛病。
看看中欧班列长安号的数据,去年开行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新疆口岸的货大半从这发出去的。
地理中心的名号反而限制发展。
八十年代真有专家提议把西安当首都,幸亏没成。
现在当西北龙头刚刚好,政策资金人才要啥有啥。
西北其他城市也服气,毕竟历史底蕴经济实力摆在那儿。
看评论区本地人最清醒:“外地人吵方位,我们在城墙根下喝茶呢。油泼面里加毛肚火锅的吃法都研究出来了,还分啥南北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