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疆喀什地区红其拉甫执勤点。图片为《开学第一课》视频截图。
2003年,从武警边防部队退役的拉齐尼成为一名护边员,接过父亲巴依卡手中的接力棒,同时接过来的,是父亲手绘的“巡逻路线图”和“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一毫米”的家训。这是一条遍布风刀霜剑的戍边路。红其拉甫的景色很美,可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巡边路上要翻过8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蹚过80多条冰河。巡边的路很危险,经常因大雪而无法通车,拉齐尼家的牦牛便“加入”了巡边的队伍。
图为拉齐尼与他的牦牛。(新疆人大供图)
一次巡边途中,陪伴拉齐尼十年的白牦牛“英雄”因为意外倒下了。都尔汗回忆,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三十多岁的父亲哭得像个孩子。尽管心里难过,可父亲仍坚定地告诉她:“牦牛死了可以再买,解放军叔叔的安全第一,一定要把他们平安地带回家。”拉齐尼曾说,“我要为祖国守边四十年。”2021年1月4日,为救落入冰湖中的儿童,41岁的他英勇献身,谱写出一曲高亢的英雄壮歌。拉齐尼用41年的生命,诠释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绝对忠诚。他奉献一生初心不改,不惧牺牲舍生取义,是坚定守卫边疆安全的忠诚卫士,是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先锋模范,在雪域高原浇灌出了又一朵永远盛开的精神之花。
图为拉齐尼在巡边队伍中哼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图片为《开学第一课》视频截图。
2021年3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6月2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英雄已逝,信念不灭。在《开学第一课》上,拉齐尼的一对儿女眼含热泪怀念着父亲。姐姐都尔汗说,在塔吉克语中,“都尔汗”的意思是“红花”。这是拉齐尼最爱的歌中花儿的颜色,也是最爱的党的颜色,更是每年他和解放军一笔笔给界碑上的“中国”描上的颜色。
图为都尔汗在《开学第一课》中。图片为《开学第一课》视频截图。
都尔汗说,“我长大了,想要当一名军医,既是军人又是医生。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回到红其拉甫。”
图为拉迪尔在《开学第一课》中。图片为《开学第一课》视频截图。
而12岁的弟弟拉迪尔,梦想就是成为第四代护边员。“爸爸,请放心,我一定会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拉齐尼已转身,成为红其拉甫最闪亮的坐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志存高远,一个国家就有澎湃的动力,一个民族就有蓬勃的希望。都尔汗、拉迪尔已立志,成为国家新的栋梁。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试问未来寰宇,中华民族,谁人敢犯!来源:《求是》、央视新闻文字整理:周誉东图片整理:陈玉叶编校:张钰钗责编:舒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