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大吉林自古就人杰地灵之地,
怎么少得了仙山?
吉林市,一座山水城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四面皆山三面水,十里长堤分外美。欲问天堂在何处?不在苏杭在东北。”这是张学良将军1929年来吉林市时的由衷赞美。城外“青山环绕如画屏”,“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
前朱雀 朱雀山
朱雀山位列吉林四大名山,坐落在吉林市的南部,毗邻松花湖景区,只有2公里。朱雀山在四大名山之中海拔最高,山势最险,开发的时间也最晚。


朱雀山,当地人俗称“老母猪砬子”。康熙东巡时在吉林封四大名山,才将其更名,沿用至今。等到山顶可以遥望松花江面缓缓流过,会让人无以为是到了江南。

在山顶,有一处探出山体外的悬空平台,平台以玻璃做地面,人站在上面,低头可以看到脚下就是朱雀山茂密的深林。胆小的人恐怕不敢上去一试吧。


因为我大长春多以平原为主,多风少山,所以像朱雀山这般山势陡峭,怪石嶙峋,且树木葱茏,风貌古朴的名山并不多见,是户外登山的首选。
后玄武 玄天岭
玄天岭在吉林市区北部,最高峰海拔约295米,山势蜿蜒,层峦叠翠。玄天岭和朱雀山、小白山、龙潭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


山上建有一座玄帝观,因供奉真武大帝,所以又称“真武庙”。这座寺庙建筑,在设计上别具匠心,殿中有一梁悬空,一柱离地,成为奇妙的“悬梁吊柱”,为吉林八景之一。

真武庙
玄天岭上建有避火图,用青砖砌成八卦形,直径约五丈,其中坎卦象,取坎卦为水之意,求助于水来熄火灾,以保吉林的林木,免受损失。

真武庙
玄天岭的山顶建有炮台,因此得名“炮台山”。炮台十分坚固,周围曾筑有六间火药库,现在已经残破不见。


玄天岭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开发,据说吉林市已经规划建设公园。其实现在玄天岭淳朴得模样未尝不好,游玩游的是兴致,开心就好!
左青龙 龙潭山
龙潭山同样是吉林的名山之一,位于吉林市区东部,西邻松花江。最高峰“南天门”海拔388.3米,高度适宜,登到山顶也不会过度劳累。

进入龙潭山,好像从熙来攘往的马路,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条柏油路沿着山脚迂回,道路的两边密植着高大的树木,空气非常好,有绿色的味道。

沿着山路一直走,就到了一块古代的牌坊。牌坊是为了纪念古代部族。牌坊的前面有一个小湖,唤作“水牢”,又被称为称“龙潭”。

牌坊 上悬光绪皇帝书写的“挹娄泽洽”匾额
水牢是因为传说水中隐有蛟龙,后已经变身为“龙潭”,龙潭山由此得名。龙潭的潭水主要得于雨水和积雪的汇集,但因水下还有泉眼,所以池水永不干涸。

水牢
龙潭山除了水牢,还有旱牢。旱牢与水牢相距250米,有一圆形石砌深坑,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距今也有1600年的历史。

龙潭山的水牢和旱牢都是高句丽的遗迹,其实正座龙潭山都充满了古代东北民族的文化遗迹。所以,龙潭山现在称为“龙潭山遗址公园”。

龙潭山还建有三座清代庙宇,分别是:龙王庙、关帝庙、观音庙,现在统称为“龙凤寺”。

龙凤寺

寺内风光

龙潭山虽然海拔不高,不险不奇,但历史积淀浓厚。素有“一座龙潭山,半部东北史”的美誉。站在龙潭山山顶,可饱览吉林全市风光,豁然开朗。
右白虎 小白山
小白山 是长白山的余脉,只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山冈和三座山峰,最高峰313米,位于吉林市西南,距松花江1.6公里。旧称白虎山,是吉林四大名山之一。因其山中修建的“望祭殿”是清王朝历代皇帝遥祭发祥地——长白山的祭典场所,所以与满清历史相关紧密。

小白山满语称“温德亨”或“温德赫恩”,意为“祭祀板”,源于此处曾是清王朝遥祭满族发祥地长白山的地方。
清朝皇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开创基业,所以清王朝视长白山为圣山,历代皇帝都要祭拜长白山。然而去长白山路途遥远,交通困难,遂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小白山上修建望祭殿正殿五楹,山麓建供主祭官驻跸的祭器楼二楹,山下建饲养供祭祀牲品的鹿囿一处,望祭殿设“长白山之神位,每年春秋两季由地方-代皇帝在此祭祀长白山。
望祭殿建成后,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亲临小白山祭祀。当时的小白山古树繁茂,芳草铺地,山花烂漫,百鸟声喧,风景十分幽美。“白山鹿囿”也成为吉林旧时八景之一。

天气越来越暖,
正是外出登山的好时间,
高度适宜,风景秀丽,
欢迎您有时间的时候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