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新时代下的国家与人民关系探析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出自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和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人民性、民主性。国家的性质,即国家是属于谁的。这是国家政治哲学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历史上的所有国家形态,不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尽管在职能上也具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功能,但它本质上都属于奴隶主、封建主(或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而不属于人民,国家是这些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主权则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不属于任何有产阶级,更不属于任何个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象而深刻地概括和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人民性及其彻底的民主性。这就在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历史上一切传统国家形态之间的界限。 第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组建方式、组织形式的人民性、民主性。与传统的国家由有产阶级所创建组建起来并为有产阶级的经济剥削、政治统治服务不同,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大联合、民族大联合、全体中国人民大联合和民主集中制的组建方式,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彻底的人民性、民主性,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新型的由人民直接创建的民主形式,亦即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自己的政治结合方式,国家由人民结合而成。这就在国家创建方式、组织形式上与历史上过往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划清了界限:历史上的过往国家,在组建形式上,人民是被裹挟进国家这个社会的政治外壳之中的,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是一种外在的表象性、强制性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在本质上不属于人民。与此相反,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则是由全体人民共同自主地创建组织起来的,国家也因此而成为人民的社会(政治)存在方式。 第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与国家之间“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江山就是人民”,指明了国家是属于人民的,指明了国家是人民社会性集合的存在形式。“人民就是江山”指明了人民是国家的内容、内在要素,指明了国家因人民的社会性集合而生。进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与人民之间“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就其形式来说,人民的社会性存在以国家集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限于地域的、血缘的集合方式呈现出来;就其内容来说,国家以人民为自己的内在内容,以人民的事务为自己的具体事务,而不限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事务或资产阶级政治学所说的“契约”事务。概而言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社会政治哲学本体论层面上,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关系。 第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命题,蕴含着国家运行机制必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规定。既然国家是由人民自主组建起来,国家是属于人民的,人民与国家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那么在实践上,国家的运行机制必然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形式,以民主的方式集合人民的意志为国家的共同意志,进而转化为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系列制度安排,并指导人民在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下依照共同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行动,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地揭示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的逻辑根源和社会现实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道德自觉,这一道德自觉是共产党与其他特殊利益政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值得强调的是,这一道德自觉并不纯粹的是一种主观思想觉悟,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自觉,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的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道德自觉。进而,依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党和政府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构建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展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部活动,既是党和政府的道德自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强制。任何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都是与党的主观愿望相背离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性及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相背离的。 第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地揭示了推进人民民主的逻辑必然性和社会现实基础。人民民主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现实面相,它向党和国家的一切组织机构提出的实践要求是:必须鼓励和支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确认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它向全体人民提出的要求是:人民应当乃至必须负起自己的民主责任。套用列宁在《无休的遁词》一文中所言,一个好的党员必是负起对党的机关和干部监督责任的党员,一个好的公民必是负起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监督责任的公民。推而言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现实面相,要求和推动着我们的人民积极承担起民主实践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值得指出的是,由人民和国家是“一体两面”的本体论特性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原则所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必然地是一种有序民主,而不是无序民主,那种把人民民主权利的绝对性理解为个人权利的绝对性,在认识上是片面的。 第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人民与国家的一体性、总体性涵义,还标示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的神圣性、整体性,捍卫国家主权及其完整性,与捍卫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要求着党和国家、全体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作出不懈奋斗。 第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评析和判断国家体制的性质、判断国家政治学说及其实践是否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先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判断标准。国家越来越具有人民性是国家政治进步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自有文明以来最先进、科学的国家体制,就在于它在内容上形式上实现了国家与人民的高度统一。
相关内容:
作者: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观点提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来的。深刻理解总书记最新金句的意蕴,要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性质,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论断发人深省。历史与现实中有关人民与江山的名言众多,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金句的意蕴,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着力从党史教育、党的性质、当前的任务来把握。
从党史教育加以把握
开宗明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来的,自然首先要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把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深情高呼:“人民万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以冲天的激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印证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创造了改革开放的伟业。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抚今追昔,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党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自己双手接力奋斗创造出来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升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以史为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中国历史上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等,影响至深。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并结合新的实践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曾用“水和鱼”与“土地和种子”等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鱼永远也离不开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我们党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人民与江山之间的关系、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结论。
从党和国家的性质加以把握
不忘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是针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必须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性质来把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人民”二字置于心中最重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宪法开宗明义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的决心。人民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人民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对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人民对我们的感情就有多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些情深意切的论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感情,极大地赢得了人民的共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从当前重大工作加以把握
牢记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来把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从严治党,确保红色江山不变色。“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长期执政要一日三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历史教训有没有汲取?“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衰怪圈有没有跳出?“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信仰是否依旧忠贞不渝?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14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们既要回望过往的奋斗路,还要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当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