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并不会把中国所有的粉面都写一遍,也不会用偏文学性的手法书写,尽请大家的谅解,如果大家在后期还有什么有意思的粉面,也可以推荐给我,我会继续学习。
好了,开始今天的主题———车仔面。

在最早的时候,车仔面是没有店面的,摊主推个木头小车在街边流动摆摊。
小车上载着一个个“煮食格”,装着已经煮好的配菜、酱汁和用来煮面的大汤格。
食客现场选点配菜,三五分钟烫熟面条堆上配菜浇上汤头就可以吃起来;也不用坐下,端着鸡公碗在街头就可以快速解决一顿。
于是,物美价廉简便快捷的车仔面受到当时打工人的大力追捧;也因为装备简单上手容易,成为车仔面摊主也是当年“稳食”的一个选择。
随着街头越来越多木头小车的出现, “车仔面”这个名称也渐渐广为人知。
这些文字都是从一位美食博主的文章里截取来的,我认为是对于车仔面最好的解释。
接下来我还是给大家现场演示一遍车仔面的做法吧。

其实在周星驰的电影“食神”里,他和莫文蔚初次见面的那一场戏,就是说的车仔面,可见广东人对于她的热爱。

车仔面用的面,大多是竹升面,这个面的做法,在昨天的云吞面里有一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第59期。
车仔面的浇头其实是非常多样的,就像我们这里的麻辣烫,可以随意搭配,只是车仔面的配菜会更豪华一些而已。
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就简单的介绍几款看见的搭配食材,以及他们的处理方法。

第一个必然就是咖喱鱼丸了。
鱼丸需要先在油锅里炸至表面焦黄。

然后用需要调制一个酱汁,一大勺咖喱酱,一汤勺柱侯酱,一小勺的红椒粉,还有一丢丢的辣椒粉,一小勺的姜黄粉,再加入牛奶或者椰浆,共同调匀即可。

锅里放油,下入洋葱碎和小米辣,炒香后加入上一步调制好的酱料,继续翻炒片刻,就可以加水。

汤汁熬煮开锅,下入炸好的鱼丸,中火熬煮即可。

午餐肉需要切厚块,然后在煎锅中煎至两面焦黄即可。

接下来是非常好吃的瑞士鸡翅,说是瑞士鸡翅,其实也是广东卤鸡翅
鸡翅需要提前用盐水浸泡半小时以上。

锅里放洋葱香菜生姜和片糖一起熬成汤。

水烧开后下入鸡翅,只需煮30秒,就要关火捞出。

然后赶紧冲凉水,让鸡翅保持最嫩滑弹牙的口感。

在刚才煮鸡翅的汤水中,再次加入李锦记的卤水汁和老抽。
待汤汁再次烧开,下入鸡翅,大火煮一分半钟,然后关火泡二十分钟。

美味的瑞士鸡翅就出锅了。

接下来就是牛腩,广式的牛腩,最大的特色就是口感非常的软嫩,而且牛腩一口下去还带着浓香的汁水,那么他的卤制也是有一些技巧的。

只需要起一锅清水,加入大葱生姜,还有一包普通的五香卤料包,再加几勺普宁豆瓣酱,不待水开,下入牛腩。
接着让水保持八十度的恒温,慢煮两小时,两小时后关火泡一个小时,才能达到以上说的那种鲜嫩带汁的口感。

一碗车仔面的出品,需要先烫好车仔面,甩干水分,放入碗中,然后铺上选好的各种食材,最后浇淋上一勺卤牛腩的卤水即可。

这也就有了这么一碗超级豪华的面条咯!
写了近40篇的面条美食,从北写到南,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些特征。
北方的面条,会在面上更注重,面粉的选择,水的温度,和面的方式,都是他们创新的点。
但是他们对于浇头似乎都是非常一致的粗犷,除了牛肉就是羊肉,要么就是大肉。
到了南方,面条已经不是要考虑的重点了,没有谁还会为了一碗面手工去操作。
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调味的变化,和浇头的创新上。
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北方更看重“面”,而南方更重视“味”!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有什么意见建议,欢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复。我是三哥,一个敬畏食材,尊敬传统,热爱创新的美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