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床业有个说法,2014年产值要冲到148亿欧元。这个数字,如果实现了,就是个历史高点,国内国外的订单都要涨10%。这背后是德国对机床这块一直很上心,科研和实际应用两手抓。
吉特迈Gildemeister,一说起金属切削机床,这个名字就蹦出来了。它不光卖机床,还搞服务和软件。把德尔克DECKEL、马豪MAHO、吉特迈GILDEMEISTER三个牌子捏在一起,就成了个大家伙。他们在欧洲有十个工厂,一直在搞创新,优化生产啥的。

德国通快TRUMPF集团,1923年就有了。到现在,历史不短了。总部在迪琴根,斯图加特旁边。它的激光技术和激光系统,在世界上是领头羊。
中国市场发展快,通快从2000年开始就在这边投钱。在江苏太仓、广东东莞建了四个厂,生产数控钣金机床,还有医疗设备。通快在中国卖机器,也管售后。上海、北京、东莞……二十多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点。仓库设在上海、深圳和太仓。在中国装的机床数量,超过了2000台。

舒勒Schuler,这历史就更久了,能倒回1839年,那时候还是个铁匠铺。1852年开始生产金属加工机床。现在奥地利的安德里茨集团是它的大股东。
他们有个叫Servoline L的冲压线,速度能到每分钟23冲次,新的横杆机械手一次能传两个或者四个件。这套东西设计紧凑,用了伺服直驱技术,产量高,还挺灵活。
埃马克Emag,1867年在萨克森州宝岑市成立,那时候是个铸铁和机床制造厂。1952年公司重建,地方选在了萨拉赫,离今天总部不远。重建后就开始弄车床。

到了80年代,埃马克在自动化CNC车床单元这块搞得不错,东西卖到全世界。1992年,他们搞出了倒置式车床,这在当时是世界头一家。这车床,主轴自己上下料,刀架反倒是固定的。等于把传统车床整个给颠倒过来了。
斯来福临Korber Schleifring。它是德国柯尔柏集团下面的一个子集团,柯尔柏集团还搞造纸机械和烟草机械。斯来福临这些年收购了不少磨床制造商,比如斯图特STUDER、保宁BLOHM、美盖勒MAEGERLE,还有琼格JUNG、肖特SCHAUDT、米克罗莎MIKROSA、伊瓦格EWAG和瓦尔TER。阵容挺吓人。

因代克斯Index,1914年由贺尔曼哈恩创立,当年就开始生产刀塔式自动车床。他是个施瓦本地区的企业家,想法多,对质量要求也严。四十年里卖了两万多台自动车床,名声就是这么打下来的。1975年,公司开始生产多主轴自动车床。
中国工业在发展,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也大。2001年4月,因代克斯和咱们大连机床集团合资,成立了大连因代克斯机床有限公司。德国那边派了有经验的人来管,把他们先进的生产工艺也带了过来。
恒伦Heller,1894年在德国尼尔廷根成立。年销售额有5。92亿欧元,这里面60%都来自汽车行业,客户包括客车、卡车、农用机械制造商。剩下的40%就是机械工程、发电、模具制造这些领域。

Heller的产品线挺广,卧式加工中心、5轴加工中心、铣/车中心都有。从单台机床到价值1。5亿欧元的整套生产系统,他们都能做。在曲轴加工和轻型传动系统这块,Heller是全球市场三大合作伙伴之一。他们开发的双丝电弧喷涂技术,解决了发动机气缸孔涂层的难题,已经在德国的生产线上用了。
巨浪Chiron,1921年成立,地方在Tuttlingen。这家公司专做高速、高精度的立式加工中心和棒型材加工机床。不管是小批量五轴联动的活儿,还是大批量生产,都能干。

Chiron在德国总部有800多员工。在美国、英国、法国、中国这些地方都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客户遍布54个国家。每年能卖1000台左右的机床,营业额有2亿欧元。
格劳勃Grob,1926年在慕尼黑成立,现在总部在明德海姆。Grob生产的机床种类很全,从标准机床到复杂的生产系统,甚至全自动装配线,它都搞。特别擅长做发动机零部件的整线“交钥匙”工程。
为了把技术推广到所有切削领域,Grob的工程师开发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市场反响不错。像G350和G550这两款,就是把他们在汽车工业里的经验和技术用到了通用机床上。

哈默Hermle,1938年成立,也是德国有名的机床制造商。它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工厂在Gosheim。现在全世界有一万七千多台哈默的万能铣床和加工中心在用。哈默是中小型五轴精密加工的专家,产品在复杂曲面加工、高精度加工方面有优势。在德国中小型模具制造的五轴机床市场,它的占有率排第一。
除了这十家,德国还有罗芬-新那Rofin-Sinar、西门子Siemens、尼尔斯-西蒙斯Niles-Simmons、瓦德里希-科堡Waldrich Coburg这些企业……也都挺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