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典里,呦(yōu)这个字有三种解释,一是叹词,表示惊讶,比如说“呦,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啊?”。二是象声词,形容鹿的鸣叫,也可以用来形容哭声。三是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如说“你怎么自己就来了呦?”。
屠呦呦的名字据说是她的父亲所起,来自《诗经·小雅·鹿鸣》,意思为“鹿鸣叫的声音”。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诗不难理解,主要是描绘了古代贵族在宴请宾客时的欢庆场面。在琴瑟等乐器的伴奏下,主人和宾客在友好的气氛里开怀畅饮,而不远处的野外,小鹿在吃草,还不时发出“呦呦”的叫声,全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千古流传。
仔细阅读全诗可以发现,其中有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的意思是说:一群鹿在那里一边鸣叫,还一边吃着蒿草。在后来的《诗经》译注中,将“蒿”解释为“一种草,也叫青蒿,香蒿”。而我们知道,屠呦呦此次正是因为其长期坚持不懈地对青蒿素进行研究与提取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
这样的联系真是让人觉得难以想象。难道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个未卜先知的大师,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未来与会青蒿发生如此巨大的联系,会像鹿一样,以青蒿为生?或者像某些幻想小说里所描写的,在名字里隐藏了巨大的生命玄机?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如果说这种联系只是一种巧合的话,实在是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释义我们知道,呦这个字的意思基本上都是与声音有关的,所有的解释里都代表着一种声音,可能屠呦呦的父亲在给孩子取这个名字时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一个勇于发出自己声音的人。今天,屠呦呦用自己的成就让全世界都听到了她的声音,她是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