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是一个非常尊重女性同胞的节日,但是你要把后三字去掉,三八却又是一个令女士们非常讨厌一个词,言外之意,就是某女人举止轻浮,傻里傻气、疯疯癫癫、不够庄重”等。要是前面再加个“臭”,杀伤力爆棚!
但大家知道吗,“三八妇女节”其实是舶来品,1909年确立,而三八却正儿八经的是中国本土词汇,很多朋友甚至误解说三八,是台湾人爱骂,港片也很多,还有死八婆,都是一个意思。所以大家就以为三八出自于闽南语和粤语,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此言差矣,“三八”据考证,是完完全全正正宗宗的中原词汇,至少是七百多年前古人造的!

寇准摆宴
《梦溪笔谈》曾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北宋有个名失足妇女,人称“生张八”,生就是举止生硬,毛毛糙糙,张是其姓,八就是排行老八!名字听着土,但美貌绝伦。曾澶渊退辽,开发雷州的著名宰相寇准,演义、评书里的寇老西,附庸风雅,喜欢找些社会名流家里谈诗做赋,饮酒作乐。那时候风气就是这样,也会找来风流擞泽的女子前来助兴,生张八,大家伙饮酒作乐喝开心了,寇准即兴要来的名士魏野作诗,还先定题目,为美貌的生张八当场赋诗一首。魏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崇,被称为陕州处士,是连宋真宗亲自请入朝廷都请不动的大人物,他居住过的草堂山庄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

魏野
一听这人物生平,就知道他肯定老大不乐意,让我给一失足妇女吟诗作赋这不是诚心埋汰我吗?但寇准待自己又不错,不好发作,于是便作诗戏弄道:“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宋真宗
熟对应生,戏谑之语,魏是他的姓,三是家里排老三!意思是讲对面的生张八,我是魏三虽有耳闻但未深交半生半熟啊!
“三八”由此问世,三八就是生张八和熟魏三的简称,同时还诞生了一个大家伙都知道的成语:“半生半熟”。原本就是用来讽刺举止生硬的女子,后来这个词因靖康之变,中原人逃离故土跑到江南偏安一隅,也别被带过去了!流入江南后来又因战乱和迁徙流传到了福建台湾等地。中原地区反倒渐渐淡忘了啥意思!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地区又反向传播回来!
但我看到还有一个说法是更加接地气可以作为参考,总觉得是民间说法:说三八跟当年列强侵略中国有关!说自1840年叩开中国国门后,清廷被迫割让了很多租界。大批洋人进入中国……他们呆的租界,和周边中国人住的是有区隔的!
清朝租界
清廷为了治安考虑吧,规定每月农历初八、十八、廿八这三天,也就是三八原指的就是这三天带八的日子,洋人们才能能进到中国人的居民区域转转买卖,于是人们将每月三个八号看到的洋人们的日子称为“三八”!可是洋人妇女跟我们的传统妇女不一样,这三天四处乱逛时打扮的是花枝招展,嬉嚷闹笑,叽叽喳喳说着鸟语,让老百姓觉得不守妇道!疯疯癫癫,勾引男人,一看到他们就指责地说:三八又来了!真三八!久而久之,三八便成了指女性风骚、举止轻浮、疯疯癫癫之意,成了贬义!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