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必备,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一文掌握汛期安全知识

汛期必备,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一文掌握汛期安全知识"/

汛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山洪和城市内涝是常见的灾害形式。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帮助您了解如何避险:
### 山洪灾害避险措施:
1. "关注天气预报": - 汛期前,关注气象预报,特别是暴雨预警。 - 收到预警后,及时关注水位变化和洪水预警。
2. "了解地理环境": - 了解居住区域的地形、水流方向和可能发生山洪的区域。 - 避免在山区、河道附近居住或活动。
3. "保持警惕": - 遇到暴雨天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听到异常声响或感觉到地面震动,应立即撤离。
4. "撤离路线": - 熟悉撤离路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安全地撤离。
5. "紧急物资": - 准备好手电筒、哨子、救生衣等应急物资。
6. "紧急联系方式": - 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并保存紧急联系方式。
### 城市内涝避险措施:
1. "关注天气预报": - 与山洪灾害类似,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暴雨预警。
2. "了解排水系统": - 了解居住区域的排水系统,知道哪些地方容易积水。
3. "低洼地带": - 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特别是地下

相关内容: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是主汛期防御的重点灾害之一。山洪灾害通常短时突发、水流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我国每年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中,约70%是山洪灾害造成的。那么,山洪来了该如何避险?

山洪常常发生在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等地。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如有强降雨预报时,尽量避免前往山区。如果身处山区,要远离沟边、河边,留心观察山洪灾害危险区的标识和转移避险路线,尽快离开危险区,尤其是不能在河滩地露营。降雨时,不要到桥洞下、隧道内、大树和变压器下等地避雨,更不要在堤防、桥梁上逗留、围观、看热闹。

在紧急避险转移通告或者人员转移指令解除之前,转移避险人员不能擅自返回原处。

如果已经在野外遇到山洪,要记住“方向对、跑得快”。要毫不迟疑向沟道两侧高地移动,切不可顺着沟道方向逃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消防、应急、公安等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难以自保,要利用门板、木床、大块泡沫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如果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求机会逃生。

城市内涝 要及时避险迅速撤离

在强降雨天气下,如果降雨量超过城市排水能力,会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内涝。城市发生内涝,我们应该如何避险?

城市内涝通常发生在城区的低洼地区、危旧房屋、在建工地,以及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车库、地下室等地下空间。

汛期我们要主动规避城市洪涝风险。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如有强降雨预报时,尽量避免前往易涝点,如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空间等,远离危险区。

如果在室内遇到积水漫入,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切勿在屋内停留,迅速撤离至就近的高地、楼顶。

如果在室外遇到积水,步行时要注意避开积水及漩涡,靠近建筑物,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以及树木等有可能导电的物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杆断头垂下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如果驾车出行,需尽快把汽车停在地势较高处后离开,不要在车里避雨。通过积水道路时要注意观察,可利用参照物观察内涝水深,如果水深漫过车轴且积水不断加深时,要及时弃车逃生。

发布于 2025-07-23 23:44
收藏
1
上一篇:汛期必备!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一文解析汛期安全知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