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大河流四年连绵入海,地下水储量翻倍增长70亿立方米喜讯!

北京五大河流四年连绵入海,地下水储量翻倍增长70亿立方米喜讯!"/

北京五大河流连续4年贯通入海,地下水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这是北京市近年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下是这一成就的几个关键点:
1. "五大河流":这五大河流指的是北京的主要河流,包括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泃河。
2. "连续4年贯通入海":这意味着在这四年中,这五大河流的水量充足,能够连续流入海洋,这对于改善北京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地下水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这一数据表明,通过改善河流的水质和水量,北京市成功增加了地下水的储量,这对于缓解北京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成就的实现,得益于北京市近年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多项举措,包括:
- "加强水资源保护":北京市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实施水质监测、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了水资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 "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了城市供水和生态用水的需求。
-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北京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
总之,北京五大河流连续4年贯通入海,地下水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是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10月17日,水利部召开河湖复苏北京进展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说,近年来,水利部、北京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北京五大河流连续4年贯通入海,成为全国河湖复苏的缩影。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超大城市,南水北调通水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河道断流、湖泊干涸。

近年来,水利部、北京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贯穿水资源“取供用排和再生循环利用”全过程的节水体系。2023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12.77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31.4%;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9.30立方米,近十年来累计下降32.6%。

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推进海河流域跨省河流全部完成水量分配工作,初始水权分配取得突破性成果。完成海河流域的永定河、潮白河、清河等39条河湖50个断面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强化全过程生态流量监管,逐步退还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2014年以来,在北京市经济总量翻一番多的情况下,全市用水总量持续保持稳定。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刘斌在会上介绍,北京市推动构建“一主绘织五网”的水网总体格局。统筹当地水、外调水、再生水、雨洪水等多水源,2018年以来,持续组织实施向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生态补水,北京市河湖累计补水量104.2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全线流动。2015年以来,北京全市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13.68米,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

发布于 2025-07-22 23:59
收藏
1
上一篇:“探亲假制度太老了”,时代呼唤改革,亟需与时俱进 下一篇:新华视点|北京五大河流华丽转身,从断流污染到清水畅流、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