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23年蝶变之路,告别“酸雨之城”,迈向“文明之城”辉煌新篇

广西柳州23年蝶变之路,告别“酸雨之城”,迈向“文明之城”辉煌新篇"/

广西柳州,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环境问题突出的“酸雨之城”转变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市。以下是对柳州这一蝶变过程的简要概述:
### 1. 经济转型 - "工业调整":柳州曾是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机械制造基地,但随着环境压力增大,柳州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 "生态建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2. 环境改善 - "空气质量":通过关闭和改造高污染企业,柳州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酸雨天气明显减少。 - "城市绿化":实施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工程,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 3. 城市面貌 - "基础设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水平。 - "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实施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
### 4. 文明建设 - "精神文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柳州的历史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 5. 社会事业 - "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

相关内容:

柳江两岸紫荆花开。柳州市委宣传部 图

4月17日、18日,30余位国内外网红大V广西参访团来到柳州。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满城盛开的紫荆花,碧绿的柳江和青翠的山峰,令参访团成员耳目一新,这与他们印象中的工业城市完全不同。

今年3月24日,柳州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自2002年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柳州经过23年努力,从一座“酸雨之城”完成了“文明之城”的蝶变。

柳州街头的“剁椒鱼头”。柳州市委宣传部 图

参访团的大巴车一进入柳州,就被街道两旁盛开的紫荆花吸引。20世纪30年代,柳州首次引入洋紫荆,80年代将其设为街头主要树种,2018年确定为市花。现在,柳州是全国种植紫荆花最多的城市,超30万株。

3月底,和紫荆花一起在柳州城绽放的消息是,柳州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上榜。2002年柳州市开启“创城”之旅,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等,但每次都与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直至2025年。

柳州街头。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作为西部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工业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曾使柳州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酸雨率一度高达98.5%,部分断面水质恶化为劣Ⅴ类。很多柳州人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酸雨”印象深刻。

经过二十多年环境治理,柳州自2020年起连续5年蝉联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第一的“水质冠军”。如今,一江好水,还成为柳州的名片之一。

除粉色的洋紫荆外,柳州街头的另一道风景线是满街被称为“剁椒鱼头”的五菱迷你汽车。这款新能源车,被市民称为“接娃神器”,柳州部分警车也使用这种小巧的两座电动车。

游客在窑埠古镇旅拍。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上汽通用五菱是我国首个累计产销量达3000万辆的民族品牌单一车企。近年来,为实现工业城市与生态宜居的平衡,柳州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

截至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 254 万辆,位居全球第三。

为创建文明城市,柳州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等,推动民生持续改善,比如市民享受公园景区免费、车辆停放1小时免费、公共自行车两小时免费等。

17日晚上,参访团还来到了柳州近年打造的窑埠古镇。窑埠古镇位于柳江边,是柳州最古老的码头之一‌,因烧制砖瓦而得名。

窑埠古镇的小巷。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2021年,柳州总投资超50亿元,将此处建设为集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商务交流、民俗风情等于一体的旅游商业小镇。

走在小镇上,一股微微的酸臭味飘荡空中,那是从柳州最有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店飘出来的。它以酸、辣、鲜、爽、烫的风味而闻名。

柳州螺蛳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风靡全国、出口海外。其诞生与柳州的工业发展有关。1970年,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聚集了大量产业工人。夜市摊主们发现,用柳州盛产的螺蛳熬汤,搭配本地米粉,再加入酸笋、腐竹等配料,非常受欢迎。

有着工业底蕴的柳州,很快发现,将这一街边爆款饮食产业化、规模化的市场价值。

全市多家企业研发生产设备、不断改进工艺,最终从无到有地制造出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袋装螺蛳粉机械生产线。

小米粉,因此发展成大产业。

螺霸王公司负责人向参访团介绍柳州螺蛳粉的情况。高佩君 摄

目前,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企业数量达 282 家。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759.64亿元。其中,柳州螺蛳粉2024年出口总额8732.3万元。

2021年起,每年超1亿件柳州螺蛳粉快递件,从柳州寄出。

“2021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为柳州创建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毅在2022年时曾公开发文指出。

甘毅在上述《广西柳州:奋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的文章中还表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柳州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矢志不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了“长期主义理念”。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发布于 2025-07-22 06:14
收藏
1
上一篇:拜年啦!柳州特产“天团”闪亮登场,美味佳肴迎新春 下一篇:美了环境,乐了村民,乡村绿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