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之谜,探寻为何它成为戏曲艺术的代名词

梨园之谜,探寻为何它成为戏曲艺术的代名词"/

梨园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名词,这一称呼的由来与历史上的一个故事有关。
相传在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音乐和戏曲,尤其喜欢看戏。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梨园弟子叫李龟年,他的演唱技艺非常高超,深受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为了表彰李龟年及其梨园弟子们的艺术成就,特地在皇宫内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戏曲表演场所,并命名为“梨园”。从此,“梨园”便成为了戏曲艺术的代名词。
梨园之所以能代表戏曲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悠久":梨园起源于唐朝,而戏曲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梨园的设立标志着戏曲艺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重视。
2. "艺术成就":梨园弟子们的艺术成就极高,他们的表演技艺精湛,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化象征":梨园不仅仅是一个戏曲表演场所,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和魅力。
4. "传承与发展":梨园艺术代代相传,至今仍有许多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传承人,使得戏曲艺术得以不断发展。
因此,梨园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象征,代表着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关内容:

伴随着冷空气,小雪节气又要和大家见面了。小农这几天迷上了梨汤,每天都想煮一杯,边喝边看窗外落叶纷飞,看着看着脑海里突然冒出了几个小问题:

种梨的园子叫做梨园,那梨园子弟为何指的不是种梨的人而是戏曲演员呢?

梨和戏曲艺术究竟有什么关系?

今天就来跟小农一探究竟吧!


li

yuan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大家都知道,梨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水果之一,在我国古代梨被称作“果宗”,意思就是梨是所有水果的祖宗,我国种植梨的历史长达4000年,在唐代时,梨树已经相当普遍。


梨园究竟是怎么和戏班子产生关系的呢?


其实,这跟一位皇帝有关。

据《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也就是说,梨园是由唐玄宗(李隆基)时宫廷所设,主要是用来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所国立音乐学院,由于在一片梨树间,所以叫“梨园”。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时至今日,当我们谈论戏曲的时候,还是会听到“梨园”两字。


唐玄宗的梨园究竟什么样?


其实,在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大型果木园。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


据现代人李尤白撰写的《梨园考论》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王位以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梨园的性质起了巨大变化,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一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李隆基由于十分热爱艺术,亲自担任了梨园的校长(崔公),带头搞创作并教授知识,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都为梨园编撰过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

唐玄宗依靠这些杰出的创作人员和导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也就在这个时期,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一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更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难怪一提到梨,小农就会觉得有一种“雅气”,大概也跟这段历史有关系吧。但是,被李隆基“改造”过的梨园,究竟能不能产出更好吃的梨呢?梨树有没有得到更好的照顾?梨树并不好打理,在科技还不是那么发达的唐代,定是要付出不小的人力物力。


就拿库尔勒香梨来举例,长期以来,香梨授粉主要以人工授粉和蜜蜂等昆虫授粉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南疆地区库尔勒香梨枝枯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蜜蜂等昆虫授粉受到限制。人工授粉又存在花粉采集困难且成本极高、授粉效果差等瓶颈问题。香梨授粉效率和质量已影响到香梨产业的健康发展。


怎样才能降低劳动成本,依靠技术来解决授粉问题呢?


无人机安全高效授粉技术成功破解库尔勒香梨生产难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新疆举行香梨无人机安全高效授粉技术示范观摩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该无人机为示范基地的41亩香梨进行了安全高效授粉,目前示范基地的一级果率达90%以上,比往年增产25-30吨。


项目组突破了授粉用梨花粉的采集与活力保持技术、花粉病原物检测技术和授粉喷施工艺优化等核心关键技术,初步制定了无人机授粉用梨花粉制备及应用技术规程,提升了梨授粉用花粉的萌发活力、促进了高活性梨花粉的高效利用。进一步完善了梨树高活性授粉用花粉的生产技术,研发了基于花粉萌发与悬浮性能优良的花粉伴侣,使得喷施工艺大大改善,与无人机的契合度更高,更有利于高效作业,最终形成了基于蜜蜂的无人机安全高效授粉的整套技术。


唐代的“梨园”和现代的高科技梨园真是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风采。虽然唐玄宗的“梨园”早已不存在,但流传下来的文化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如今晚,我们一边吃梨,一边听一段国粹,如何?


关注我们,和小农边吃边追溯果蔬的人文历史,探寻植物文化,从植物界中寻求启迪。

发布于 2025-07-20 23:59
收藏
1
上一篇:薪火相传梨园情,传承戏曲艺术的美好征程 下一篇:汪笑侬灯谜趣话,匠心独运的谜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