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它就是西湖的“守护神”!



梅雨湮湮,雾气洇洇,

















入梅以来,不断的雨水,也带来了难得一见的烟雨江南景致,如梦似幻。南北方网友的不同观点也分出泾渭,你说梅雨季,我说真江南。





老杭州城的涌金池是通往西湖的便捷码头,据说清代康熙南巡游西湖时就是从涌金池抵达西湖的。






西湖涌金池,可以看见一头昂首挺立的“金牛”,造型雄健,半身露出水面,仿佛正从湖中腾跃而起,周身水波环绕,栩栩如生。
传说,它就是西湖的“守护神”!
金牛出水。
相传在汉代,西湖(旧称“钱塘湖”)一带常遇大旱,湖水干涸,农田龟裂,城中水井早已见底,连千年古柳也垂下了焦枯的枝条,百姓们日夜祈求上天降雨。
某日,忽有闷雷自湖底炸响。一道金光劈开灼热的空气,湖底突然浮现一头金色神牛,只见它昂首奋蹄,清泉自其口中喷涌如银河倾泻。枯槁的莲茎瞬间挺立,干裂的湖床化作碧波万顷,奄奄一息的秧苗竟在雨雾中抽出了新穗。







“神牛!是神牛吐水!”人群轰然跪拜。此后每逢干旱,金牛便现身相助,百姓感念其恩德,称其为“西湖守护神”。












金牛现身的消息传开后,有贪官污吏立刻动了心,企图捉拿金牛占为己有。他们命令兵卒昼夜戽水,直把西湖抽得见了底。霎时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陡然压下黑云,金牛怒目迸射雷霆,湖底竟掀起十丈狂澜,贪官与爪牙被卷入深渊巨口。
从此隐匿湖中不再现身。百姓为纪念金牛,将湖畔城门命名为“涌金门”,西湖也多了一个别称叫“金牛湖”。
涌金池位于涌金桥旁,原是连接西湖和运司河的小河,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吴越国第二任国王钱元瓘委金华令曹杲在涌金门外开凿大池,引入西湖水,灌入城中运河,以便舟楫航行和居民饮用,并命名为“涌金”。
金牛出水:
黄铜;长4米
西湖涌金池
创作年份:2003年。
“金牛出水”不仅是一处雕塑景观,更是杭州历史、传说与民间信仰的载体,为西湖增添了动人的神话色彩。
晴日黄昏时,金牛雕塑在夕阳与水波映衬下显得流彩熠熠;夜晚灯光亮起,则别具神秘氛围。若有机会到访,不妨在金牛旁驻足,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人文情怀。
———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咏荷以言志、写荷以抒怀,让这株水中君子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深深扎根。更有意思的是,“莲”与“廉”的谐音之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品性,恰如清官廉吏的处世准则,颇有深意。
蒙蒙烟雨里,氤氲着“江南”的韵致。江南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有杏花春雨的缠绵,也有荷风送香的清雅。1927年的一个月夜,朱自清独自漫步在荷塘边,看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声轻叹,道出了多少江南游子的心声。对离乡的游子而言,一株荷花便是一封家书,唤起儿时记忆——那个曾经“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或许已在他乡立业;那些“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时光,或许也已化作魂牵梦萦的往昔。
一湖清荷忆江南。每当夏日的荷香浮动,或许便是江南在轻声呼唤你前来。
有道是,晴西湖不如雨西湖,有一说一,要想体验“烟雨江南”的诗意境界,现在确实是个好时机。
6 月正值荷花悄然绽放的时节。西湖范围共有24块荷区,约150亩,主要集中在北里湖和西里湖等水域。
今夏第一朵荷花是在曲院风荷开放的,与其他荷区相比,这里水位较浅,温度更高,是观赏“夏雨荷”首选之地。
眼下,在曲院风荷,粉嫩的花朵绽放在水面上,摇曳生姿,淅淅沥沥的雨水打落在花瓣、荷叶上,显得愈发娇嫩,在这里漫步赏荷最适合不过。
除了曲院风荷景区外,集贤亭、断桥、北山街、后孤山等区域都有荷花开放,目前仍处于初放阶段,次第开放的粉红花苞与翠绿荷叶相映成趣,更具诗意。按往年来看,西湖荷花大面积盛开会在出梅一周以后,大致在七月中上旬左右,会受梅雨期天气情况影响。
你若在西湖,那么从断桥出发,沿白堤到平湖秋月,再转入曲院风荷,沿途可乘手划船近距离感受“莲叶何田田”的意境,若遇小雨,湖面烟雾缭绕,更添江南韵味。
———
涌金池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与西湖大道交汇处的涌金公园内,属西湖景区核心区域。该池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元瓘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为引西湖水入城所凿,名称源于金牛出水的民间传说。池畔现存金牛雕塑与古涌金门遗址碑,东侧立有《水浒传》人物张顺雕像,西侧现存一尊金牛雕塑。作为连接西湖与运司河的重要水利工程,池周保存有南宋时期水门遗迹,现代经整治形成集历史遗址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
曲院风荷,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总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