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骑行者体能的差异,如果只从车上找原因,自行车的润滑和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行车的花鼓。
这时一些骑友一定说,你这不是扯吗!山地或公路车车架、轮胎的材质,车轮的尺寸、封闭性,整车的气动性都对骑行速度有影响,你凭什么这么说?
不服气吗?接着看!小编用5个问题,帮你找到答案。

花鼓,又名花筒鼓,英文名hub,外形呈圆筒状,材质通常为铁、铝,也有钛,甚至碳钎维的花鼓。

之所以称其为花鼓,是因为它与打击乐器“鼓”外形相似,之所以又叫“花”鼓,是因为它是辐条编花的必须品。

如果简单地这么说,骑行小白估计会一脸茫然,它在哪?我们放大了看它在自行车的什么位置。

花鼓,在车前后叉位置,通过一根轴将其固定,是维持车子前进的滚动装置。
这么个小玩意,你说它影响自行车的速度,可能吗?
别急,继续往下看。

要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对整体产生影响,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
从结构上讲,花鼓可分为2类,一类为培林花鼓,即英文bearing的音译,其结构次序图如下:

由图可知,培林花鼓依次由盖帽、垫片、车轴螺丝、花鼓壳、和内外侧轴承组成,有轴承装置是这类花鼓最大的特征。
另一类花鼓叫滚珠花鼓,其横截面结构图如下:

由图可知,滚珠花鼓是由车轴螺丝、可调节垫片、珠碗、滚珠、花鼓壳组成,有滚珠和珠碗是滚珠花鼓最大的特征。
这两类花鼓最大的差异在于转芯,即培林花鼓的转芯为轴承式,滚珠花鼓的转芯为滚珠式。当然,两者的共同点也很明显,它们都由花鼓壳和转芯组成。

花鼓壳:类似人体的躯干,既是器官的容纳体,也是头、脚、手的连接部分。花鼓壳也是这样,一方面,它为轴承或滚珠提供支撑和运转的空间;另一方面,它与塔基、飞轮、刹车相连接,驱动车轮。
转芯:由两侧的滚珠或轴承组成,是花鼓的核心,保证花鼓的平稳、快速地转动。
花鼓有了花鼓壳和转芯“两员大将”的亲密辅助,在骑行中转动会非常平滑。

其实两者不存在哪个更快的问题,只存在哪个设计更好的问题。
由花鼓结构图我们可知,无论是培林花鼓还是滚珠花鼓,都是转芯围绕中轴旋转的,转速的快慢取决于蹬踏传递力量的大小,但这并不是说,花鼓的好坏不会对骑行速度产生不了影响。

事实上,一只匠心独用的花鼓要极大地优于一只普通的花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追求速度极限骑者升级花鼓的原因。培林、滚珠花鼓是山地或公路自行车中最常使用的花鼓,两者哪个更好呢?
滚珠花鼓的转芯是由珠碗、滚珠组成的,在经过前期的磨合后,之后的骑行会越来越润滑,越好越骑;即便日后出现问题,维修更换成本低。

培林花鼓的转芯是模块化的轴承,虽然不存在磨合的情况,开始会很好骑,但随着磨损程严重,之后会越来越难骑,更换起来成本也更高。
因此,在骑友圈有“滚珠花鼓越用越好用,培林花鼓越用越难用”的说法。厂家之所以采用培林花鼓很大原因在于,轴承是模块式的标准件,安装方便、省工、省时,更换利润更高。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花鼓能转,但没有力,它不会动,花鼓是如何传动的呢?
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花鼓的“好基友”——塔基了。

之所以称它们为好“基友”是因为,二者通过轮轴和咬合螺纹亲密连接,更重要的是,它们同进同退,或一进一退,共同运转。

以下为塔基的横截面图,从图中我们能大致看到其内部结构:

塔基是安装飞轮的平台,主要由棘齿套筒、棘爪(千金顶)组成,棘爪下有弹簧,受力会闭合,不受力会弹起。
当我们踩踏时,棘爪会被棘齿卡住,塔基开始转动,进而带动花鼓的转动,花鼓在“受”;停止踩踏时,棘齿轮由于惯性会继续旋转,但由于棘齿是倾斜的,每个棘齿经过棘爪时,会把棘爪压下去,塔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花鼓处于“攻”位。

(图源:B站@GAVIN舟舟的生活)
正是由于这样的工作原理,花鼓接受来自塔基的力,从而让自己转动,并带动车轮的高速运转,但塔基的力量从何而来?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了,虽说花鼓和塔基都可以运转,但如果动力来源和一套完整的传动系统,自行车是不会转动的。

当人骑车时,脚掌踩动踏板,踏板带动曲柄、牙盘,通过链条的传动,将力带动到飞轮,飞轮与塔基连接,塔基棘轮驱动花鼓,花鼓通过辐条,实现自行车的滚动。

(图源:B站@GAVIN舟舟的生活)
从自行车完整的驱动系统来看,花鼓一方面通过自身内部结构,保证其平稳、顺滑的运转;另一方面,它通过辐条将轮毂、轮胎连接,构成轮组,保证自行车的滚动。
可以说,花鼓是驱动系统的核心,如果没有花鼓,自行车寸步难行;花鼓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自行车是润滑和速度的快慢。

现实骑行中,你觉得车子骑着发沉,有嘎吱的异响,很可能是花鼓出了问题;当然如果你想车子变得更润滑,可以考虑升级材质或性能更好的花鼓。
因此,千万别小看花筒,它在自行车转动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甚至可以说“自行车跑得快,全凭花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