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不息的拉萨河,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淌,在流经达孜区巴嘎雪村时,温柔环绕巴嘎雪湿地。六十年来,这条河见证村庄从传统农耕村蝶变为生态宜居示范村。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因水而兴、因绿而美的村庄,倾听它与拉萨河共生共荣的动人故事。
拉萨河环抱巴嘎雪村,滋养着3345.62亩耕地。曾经村民依靠河水灌溉耕地谋求温饱,如今凭借水资源优势,走出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2010年,巴嘎雪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这份荣誉见证着村民守护湿地的决心与付出。
村民 琼达:以前这片湿地就是荒地,大家都不当回事。现在可不一样了,人人都知道它是“宝贝”。我们自发去巡逻、清理垃圾、保护候鸟。看着来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很高兴。
这片湿地不仅是守护生态的坚固屏障,更催生出独具特色的“林卡经济”,成为休闲度假的胜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叠加,让村民们真切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村党委副书记 扎西旦巴: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现在环境也是持续向好,去年,依托湿地周边林卡资源,营收20万元。
依托优质水源,村里引进现代化育种技术,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培育出抗寒高产的“苏拉青二号”青稞种子,带动全村种子销售与种植双增收。2024年销售优质种子30万斤,创收90万元。一颗颗优质种子从这里走向远方,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道路。
村民 普布扎西:村里引进了新技术,我们跟着学、跟着干,种子质量好了,收入也翻了几番!去年我们家销售了1.03万斤种子,增收了3万余元。

投资1900余万元的巴嘎雪村2组特色乡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含亮化与污水处理),让巴嘎雪村流淌着新的活力,这些工程不仅让村庄有了美丽的“面子”,更夯实了舒适宜居的“里子”,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村党委副书记 扎西旦巴:村内道路改造总面积达到1687.23㎡,排水工程全长7033米。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面积有19331㎡,还有其他附属工程。这些工程完工后,村里的环境更好了,大家生活也更方便、更舒心!
在这美丽村落,民族团结故事与拉萨河的水波一同流淌。不同民族的家庭在河畔扎根,文化在这里交融,大家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成为了村庄最温暖、最动人的底色。
拉萨河的水仍在奔涌向前,巴嘎雪村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来源:拉萨发布编辑:西藏文旅【主编:谭其露丨编辑:桐桐】
大家好呀!我们是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账号,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旅游干货、西藏风土人情的小伙伴,请多多点赞、评论、分享!关注我们账号,带你走进最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