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重温儿时猪蹄灯的记忆

青未了,重温儿时猪蹄灯的记忆"/

青未了,儿时的猪蹄灯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上。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而我,却沉浸在那盏猪蹄灯温暖的回忆里。
猪蹄灯,是我们童年时的一种玩具,用猪的蹄骨制作而成。那时的我们,总是会在村里的老一辈那里寻得一些废弃的猪蹄,然后洗净、煮熟,用小刀将蹄骨上的肉剔除干净,只留下光秃秃的骨头。
制作猪蹄灯的过程简单而又充满乐趣。我们先将剔干净的蹄骨清洗干净,用小刀在骨头上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小动物、花朵等。然后,用细线将蹄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圆环。最后,将点燃的蜡烛插入蹄骨中间,一盏精美的猪蹄灯就制作完成了。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就会拿出自己的猪蹄灯,在月光下玩耍。那盏灯发出的微弱光芒,仿佛能照亮我们童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会在村子里奔跑,将猪蹄灯举得高高的,让它在月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那时的我们,总是喜欢把猪蹄灯比作月亮的使者。每当看到猪蹄灯,就会想起那轮皎洁的月亮,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在猪蹄灯的陪伴下,我们度过了无数美好的夜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猪蹄灯也成了我们童年

相关内容:

儿时的猪蹄灯

文/马学民

小时候,我盼着过年,除了能穿上妈妈缝制的新衣服,能吃上盼望已久的猪肉外,还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盏猪蹄灯。

猪蹄灯长得是这样的

进了腊月,过年喜庆的气氛一天浓过一天,街上渐渐热闹起来了。过年会杀猪,放学了,我们顾不上回家,直接就去坡上看杀猪。

进了腊月街里就挂上了彩子灯笼

猪毛褪去,露出白白的肚皮,大锅的开水冒着腾腾的热气,屠户蹬着皮衣裤,攥着雪亮的杀猪刀转来转去。“慧慧,一会儿大人们散去我们赶快去捡猪蹄壳!”巧巧大声的提醒我。大人们一散,我们就蜂拥而上去抢散落的猪蹄壳。反正这些对大人也没有用,让孩子们尽管抢了去。

杀猪的场景

晚上,月亮挂上了树梢,我们趁着月光拿出白天捡到的猪蹄壳,”巧巧你捡的猪蹄壳真大”!“”嗯嗯”,巧巧得意的说:”猪蹄壳大才会装猪油多,猪蹄灯才会点的久!”

伙伴们炫耀谁捡的猪蹄壳大

家家户户都杀猪,我家也不例外。猪肉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去卖了换成钱,另外一半就留给家里吃。爸爸烧火,妈妈炖肉,从早上一直炖到中午,这一天我们可以敞开了吃。剩下的肉用盐腌好放在大瓮里,这肉会从腊月一直吃到中秋节。

过年的炖肉,再也没有吃过这么香的肉了

好多人是不知道猪蹄灯是怎么做的,其实很简单,先给大人要一块肥油,再找一根棉线,把肥油塞到猪蹄壳里,里面插上棉线,这样一个猪蹄灯就做好了。有时候猪油里混上水,燃烧的时候还会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

带上猪蹄灯去上夜校,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火把,我慢慢的走,生怕风把灯吹灭。

拿着猪蹄灯去上夜校

把猪蹄灯放到课桌上,光照到孩子们的脸上,摇曳温暖。我们大声跟着老师念: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多年以后,伙伴们也各奔东西,已经多年不见。又过年了,我又想起那个猪蹄灯,小小的火焰像小火把,照亮我们的脸,我们在教室唱儿歌: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心里总有一盏灯照着,眼前总是亮堂堂的。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发布于 2025-07-20 09:13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民俗文化“活化石”——朱泾花灯风采,文化旅游节精彩亮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