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湖北仙桃,一探究竟,仙桃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探访湖北仙桃,一探究竟,仙桃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仙桃位于湖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您的感受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 "方言文化":仙桃有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方言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独特的方言可能会让您感觉到仙桃人说话的方式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
2. "饮食习惯":仙桃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当地的特色小吃和菜肴,这些可能与您平时所熟悉的食物有所不同。
3. "民俗风情":仙桃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龙舟赛、庙会等,这些活动可能让您感受到仙桃人的热情和独特的生活习俗。
4. "历史传承":仙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传承和传统习俗可能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5.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桃在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也展现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色。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您对仙桃人的感受可能源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当然,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了解和体验这些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加丰富多彩地认识这个世界。

相关内容:

一、江汉平原的风,吹得人心里发暖


从虹桥机场起飞时,云层像堆叠的棉絮,飞机钻进去又钻出来,落地武汉天河机场时,雨丝正斜斜地飘。朋友开车来接,说去仙桃还得一个多小时,车窗外的景象渐渐从高楼变成稻田,水泥地退成泥土路,远处的电线杆上落着几只白鹭,翅膀收得齐齐整整,像墨画上点染的白。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习惯了地铁里脚步匆匆的人群,习惯了便利店热包子的蒸汽味,也习惯了人和人之间那层客气的距离。可车子一进仙桃城区,就觉得哪儿都不一样了。街边的梧桐树长得疯,枝叶在路中央交缠,阳光只能漏下碎金子似的光斑。路口有卖莲蓬的老人,竹筐里的莲蓬绿得发亮,见我们停车,颤巍巍递过来两个,说:“刚从湖里捞的,尝尝鲜。”那语气不像做生意,倒像是招呼自家晚辈。

二、过早摊前的烟火气,藏着仙桃人的实在


在上海,“过早”是买个饭团或豆浆边走边吃,在仙桃,过早是件需要坐下来慢慢琢磨的事。第二天清晨,朋友带我去巷子里的一家糊汤粉摊,摊子支在老槐树下,老板是个中年妇女,围裙上沾着面粉,见我端着碗犹豫,直接问:“上海来的吧?要加油条还是猪油饼?”不等我,就往碗里掰了半根刚炸好的油条,“他们外地人第一次吃,都好这口脆的。”

旁边桌有个穿蓝布褂的大爷,看我笨拙地用筷子拌粉,笑着说:“姑娘,糊汤粉要勺着吃,勺底的胡椒和虾米才够味。”说着就把自己桌上的小瓷勺递过来,那勺子柄上还缺了个口。我接过勺,才发现碗底真沉了不少虾米和碎花生,汤头熬得像浆糊,裹着米粉滑进喉咙,暖烘烘的直抵胃里。


后来又去吃沔阳三蒸,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里,老板看我们点了粉蒸肉、蒸藕和蒸鱼,连连摆手:“够了够了,你们两个人吃不完。”等菜端上来,瓷盆堆得像小山,粉蒸肉的油花浸着荷叶香,蒸藕里塞了糯米,甜丝丝的。老板路过时又添了碟凉拌黄瓜,说:“看你们吃得急,解解腻。”这在上海的餐馆里,是断不会有的光景,那里的服务员大多彬彬有礼,却总隔着一层说不清的生分。

三、街巷里的慢时光,人跟人之间没那么多讲究


仙桃的街道不像上海那样规整,七拐八绕的小巷里藏着不少惊喜。有天下午我独自晃悠,在一条叫“钱沟路”的巷子里,看见几个老人围坐在竹椅上打麻将,旁边的矮凳上放着搪瓷缸,里面泡着浓茶。其中一个大爷见我站着看,竟抬头问:“姑娘,会打不?三缺一,你来凑个手?”我连忙摆手说不会,他哈哈笑起来:“不会看也行,这牌打得比电视剧还热闹。”

又走到一个卖竹编的摊子前,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婆婆,编着竹篮,手指粗糙却灵活。我蹲下来看,她也不招呼,只问:“是来旅游的吧?仙桃没啥好看的,就是人多。”我说:“这里挺有意思的,不像上海那么挤。”她停下手里的活,说:“挤好啊,挤了才有烟火气,不过我们这儿人闲不住,就算坐着打麻将,心里也念着地里的活儿。”

路过一家修鞋铺,铺子门口坐着个中年男人,正给一个老太太修皮鞋。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说:“这鞋跟断了好几天了,一直没空拿来,你给修结实点,我还得穿去接孙子。”男人头也不抬:“晓得晓得,你这鞋跟得换个新的,旧的补不住。”说完从工具箱里翻出个鞋跟,用锤子敲得当当响。老太太坐在旁边唠家常,说儿子在武汉工作,孙女上幼儿园,男人偶尔应和两句,手里的活儿没停。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弄堂里修棕绷的师傅,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简单得像家门口的石板路,踩上去实实在在。

四、湖荡边的性情,像沔阳花鼓戏一样敞亮


仙桃人爱唱戏,尤其是沔阳花鼓戏。有天晚上朋友带我去排湖边上的戏台,台下坐满了人,老人摇着蒲扇,小孩蹲在地上玩石子,台上的演员穿着花花绿绿的戏服,唱得嗓子亮堂。有一段是讲夫妻吵架的戏,台下的观众跟着哄笑,有个大妈还对着台上喊:“妹子,莫怄气,男人都那样!”台上的演员也不恼,朝她挤挤眼睛,引得笑声更大了。

散场后,我跟一个看戏的大叔聊起来,他说:“我们仙桃人就这样,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你看这戏里唱的,都是家长里短,可唱出来就痛快。”他指着远处的湖水,“你看那排湖,看着平静,底下可有劲儿了,我们人也一样,看着温和,心里都有股韧劲儿。”


想起在仙桃的那几天,遇到的人都这样,说话直爽,做事利落,热情来得自然,不像上海人那样先掂量三分。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见我拎着大袋小袋,直接递给我一个厚塑料袋,说:“这个结实,送你了。”在公交站等车,有个大姐看我盯着站牌发呆,主动告诉我哪路车到景区,还说:“上车跟司机说一声,他会喊你下车,免得坐过站。”

五、离开时,心里像装了块沔阳麻糖


要离开仙桃的那天早上,朋友带我去买沔阳麻糖。作坊里的师傅正在熬糖,麦芽糖的香气飘满整条街。师傅拿了块刚切好的麻糖递给我,糖块上沾着芝麻,咬一口,又脆又甜,却不腻人。朋友说:“我们仙桃人就像这麻糖,看着普通,吃起来实在,心里头是暖的。”

坐在回武汉的车上,看着窗外的稻田和湖泊渐渐远去,“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仙桃人不一样的地方,或许就在于他们把日子过得像江汉平原的土地一样,厚实、舒展,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精致的客套,却有着最朴素的热络。


在上海,我们习惯了用“距离”和“分寸”保护自己,活得像高楼里的玻璃幕墙,透亮却冰冷。可在仙桃,我看到的是另一种活法:把热情揉进过早的糊汤粉里,把实在编进竹篮的经纬里,把性情唱进花鼓戏的腔调里。这种不一样,不是好坏之分,而是一种久违的、让人心头发暖的生活质感。

车子驶进武汉市区,高楼再次林立,地铁口的人群依旧步履匆匆。我摸了摸包里的沔阳麻糖,那甜味似乎还留在舌尖,也留在了心里——原来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人跟人之间的距离,近得像屋檐下的燕子,一开口,就是暖烘烘的乡音。

发布于 2025-07-19 14:43
收藏
1
上一篇:仙桃县域经济腾飞,一举拿下四个“全国百强县市”的辉煌答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