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县域经济腾飞,一举拿下四个“全国百强县市”的辉煌答卷

仙桃县域经济腾飞,一举拿下四个“全国百强县市”的辉煌答卷"/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长江中游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仙桃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最新发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榜单中,仙桃市一举拿下四个名额,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以下是仙桃市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答卷:
一、产业转型升级
1. 农业产业:仙桃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以蔬菜、水产、畜禽为主导产业,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
2. 工业产业:仙桃市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3. 第三产业:仙桃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二、创新驱动发展
1. 科技创新:仙桃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产业创新:仙桃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三、城乡融合发展
1. 城镇化建设

相关内容: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咏通讯员徐巍尹立群陈国力摄影:通讯员刘贤双

2019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了“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了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千强镇等榜单。仙桃市位列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58名、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98名、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65名,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15名。同时,彭场镇跻身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仙桃这个江汉平原小城,为何能够一举拿下四个“全国百强”?1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深入仙桃,一路寻访,探求答案。

绿色颜值铺就发展底色

金秋时节,稻菽飘香。千里汉江静静流淌,排湖岸边秋色正浓,放眼望去,水乡田园尽是一片丰收的金黄。

而在仙桃城区,入眼的则大多是一片苍翠。

家住干河街道办事处建设街的吴国红,每天都会和他的邻居们到江边晨练。空气清新,满目苍翠,朝霞绚丽,宁静祥和。水拍河岸,欢腾奔涌,吴国红和邻居们心旷神怡。

能够在城区便享受到田园般的生态环境,源于一个绿色发展的理念。锚定绿色崛起,仙桃人笃信:发展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持续实施“绿满仙桃行动”,全域植绿造绿,全员守绿护绿,最大限度扩容“城市绿肺”,充盈“生态氧吧”,建成了国家森林城市。

这几年,建立健全了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总量控制双重体系,依法拆除、关停禁养区养殖场380多家,搬迁、治理重点污染企业20多家。

仙桃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招商是恨不得把所有项目拿回来,现在招商,都会带着环保局的人,“由他们先来评估,项目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害环境的项目,坚决不要。”

绿色崛起,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迫在眉睫。

2018年1月,省委书记蒋超良在省“两会”期间要求,探索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仙桃在全省叫响了率先振兴、特色振兴、样板振兴的口号,开启了大胆探索之路。

干河、胡场、排湖、三伏潭、郭河、剅河6个乡镇21个村,统筹制定了区域内土地整治、污水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植树造林等政策,每村安排1000万元项目资金,统筹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一盘棋”推进环排湖区域内农业农村全面振兴。

毛嘴规划服装产业集群,“中国女裤之都”叫响;10月9日下午,仙桃市委书记周志红上任伊始,便到彭场镇调研,要求彭场坚决扛起全市乡镇“排头兵”的职责使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先行军、做领跑者,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彰显支柱产业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全链条、全要素的无纺布产业集群,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国非织造布名镇。

提质增效成就综合百强

在仙桃,流传着一个冯才虎砸设备卖废铁的故事。

冯才虎是新蓝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砸掉数百万元耗能大、有污染的老设备,新上世界一流生产线。故事传开,新蓝天生意爆棚,开启了“定位”变“地位”的新征程。两个产品销量全球第一。

在仙桃,企业家立志做“行业第一”,28家企业成为全省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1992年,仙桃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此后,五次进入全国百强,六次跻身中部十强,十年蝉联湖北首强。

这是一段让仙桃人至今荣耀的岁月。然而,经济下行大环境下,仙桃发展一度陷入胶着。

沉寂之后,仙桃再次发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快于、好于、优于周边地区的发展气场,以各项工作争第一的发展业绩,以1.5倍的发展系数来全面检验各项工作。

食品产业集聚旺旺、真巧、中粮等全国知名品牌企业35家;非织造布产业高端制品超过60%,出口份额占全国40%,享有唯一的“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之誉。

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对接武汉车都中高位扩张,集聚富士和、六和等80多家先进制造企业,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服装产业形成了以毛嘴为核心的服装产业带,年产女裤6000多万条,成为全国最大女裤之都。

今年上半年,仙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4.9亿元,增速8.2%,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全省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增速全省第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三;税收收入占比全省第二。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奋勇进发,综合实力百强实至名归。

活力仙桃带来无穷潜力

今年9月17日,仙桃市政府与亲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约。亲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再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引进科技领先的生产设备,生产果冻、调料,推动产品升级、效能提升,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缴税可达3500万元。

亲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许清流说,仙桃是一块极佳的投资宝地,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自2002年企业落户仙桃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发展稳定、顺利。此次再度选择仙桃,更是看中了仙桃“敬商、爱商、亲商、尊商、助商”的良好氛围。

亲亲的选择,也是无数产业龙头企业的共同选择。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7个,计划总投资362.6亿元。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1个。

仙桃还是台企的宝地,63家台企落户仙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超过20%。仙桃也成为全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台商台企聚集区,被国台办授予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

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集群的聚集,让仙桃这个江汉平原小城投资潜力无限。

而企业练内功,政府则做实功:全国首家标准化通用航空机场仙桃机场投入使用,仙桃海关开关,千里汉江第一港仙桃港建成运营,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仙桃支线投入运营,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城际铁路加快建设。

仙桃坚持“放管服”改革,全市“一次办好事项”达506项,企业登记压缩到两个工作日以内,清单之外无事项。

从汉江之滨到东荆河畔,从排湖沿岸到沙湖湿地,无论繁华都市,还是美丽乡村,处处洋溢着盈盈笑脸,沉浸在丰收的喜庆之中。仙桃缘何能够拿下四个全国百强县市,一个全国千强镇,答案呼之欲出。

发布于 2025-07-19 14:43
收藏
1
上一篇:仙桃县域经济再创辉煌,一举拿下四个“全国百强县市”的卓越答卷 下一篇:探访湖北仙桃,一探究竟,仙桃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