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菜,到底有多“鲜”?答案藏在每一口热汤里,每一块蒸肉里,每一只油焖虾里。长江穿境而过,湖泊星罗棋布,“鱼米之乡”的底气,全在食材里——洪湖的藕粉糯,梁子湖的鱼鲜活,潜江的虾肥嫩,连地里的藜蒿都带着春的鲜脆。

来湖北,第一口鲜,得从汤里捞。最经典的排骨藕汤,用的是洪湖的九孔藕。这种藕切开,孔眼圆大,淀粉足,煨汤粉得能挂勺。排骨焯水去血沫,和藕块一起丢进砂罐,文火慢炖三小时。汤面浮着层透亮的油花,夹一筷子藕,软得能抿化,吸饱了肉香;喝口汤,鲜得人直砸嘴。
还有洪湖鸭焖莲藕,本地麻鸭和洪湖藕的组合更野趣。鸭肉焖得酥烂,藕块吸饱了鸭汤的油润,咬下去“噗”地冒汁,比排骨藕汤多了份鸭肉的醇厚,冬天喝一碗,从胃暖到脚尖。

湖北人爱吃蒸菜,“沔阳三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蒸鱼、蒸肉、蒸菜,荤素搭配,营养全锁在蒸汽里。米粉蒸肉最得人心——五花肉煮到七分熟,切薄片,裹上炒香的米粉,底下垫几片土豆。蒸好后,肉片油而不腻,米粉吸了肉汁,香得能拌三碗饭。
麻城肉糕更绝,猪肉和鱼肉剁成泥,加蛋清搅打上劲,蒸出来的糕体雪白,筷子一夹颤巍巍的。切片炒着吃,软嫩中带点弹牙;煮汤喝,吸饱了汤汁更鲜。当地人说:“没有肉糕不成席”,红白喜事的桌上,它永远占着C位。
湖北人吃鲜,也爱辣。荆沙甲鱼是荆州人的“补身宝”,甲鱼块焖得胶质浓稠,豆皮吸饱了酱汁,咬一口黏嘴。辣得刚好,不抢甲鱼的鲜,反而激出了肉里的甜。
潜江油焖小龙虾是夏天的王。五月到九月,虾子肥得壳里都塞满肉。油锅里爆香葱姜蒜,加啤酒焖煮,卤汁咕嘟咕嘟往虾肉里钻。剥一只,虾黄金黄,虾肉弹牙,辣得人直嗦嘴,配瓶冰啤酒,这才是湖北的夏天。
清蒸武昌鱼则是鲜得纯粹。鱼身划几刀,铺姜片葱段,水沸后蒸八分钟。蒸鱼油一泼,葱丝一撒,鱼肉嫩得能抿,刺少肉厚,老人小孩都爱吃。
湖北人吃菜,讲究“不时不食”。四月的藜蒿最嫩,掐尖儿和腊肉同炒。腊肉的油香渗进藜蒿,脆生生的,带着点清苦,是春天的味道。
夏天的洪湖藕带,比藕更脆更嫩。清炒放把泡椒,酸辣开胃;或者和虾仁同炒,鲜得能鲜掉眉毛。秋天的莲子、菱角,冬天的洪山菜苔,每个季节都有新花样,把“鱼米之乡”的富足,全端上了桌。
湖北的菜,没有花里胡哨的摆盘,却藏着最实在的温暖。排骨藕汤是妈妈的味道,沔阳三蒸是奶奶的手艺,油焖小龙虾是和朋友的狂欢。每一口,都在说:“来,坐下吃!”
你记忆里最难忘的湖北菜,是哪一道?下次去湖北,你最想先尝哪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