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湾的蜕变之路,揭秘建设之道

美丽海湾的蜕变之路,揭秘建设之道"/

美丽海湾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
1. "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湾保护与修复规划,明确保护目标、修复措施和实施步骤。
2. "污染治理": - "水污染治理":加强入海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 "陆源污染控制":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规范工业排放等。
3. "生态修复": -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恢复海湾内的生物多样性,如恢复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 - "水质净化":通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设施等,提高水质,改善海湾生态环境。
4. "基础设施建设": - "海岸线整治":合理规划海岸线,防止过度开发,维护海岸线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 "港口和航道建设":合理规划港口和航道,减少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公众参与": -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湾保护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公众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海湾保护,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6. "科技支撑": -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海湾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生态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

记者近日随生态环境部在福建省厦门和漳州市东山县等地采访了解到,这里大力进行岸滩治理,持续改善海湾生态环境,描绘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图景。

海洋垃圾治理成效明显

一个电子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厦门海域水文、洋流情况,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通过海岸边的摄像头随时巡视海面,还可以依托大数据研判海漂垃圾来源和流向,及时安排清理。

这是记者在厦门市环境卫生中心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看到的情景。

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厦门市建立了专业海漂垃圾保洁队伍。目前,管理站拥有机械化船只、巡查快艇和小型保洁船,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约3000吨,实现海漂垃圾的海上收集、陆上处置。

据管理站负责人介绍,过去打捞海漂垃圾,只能靠经验找、靠肉眼看。现在有了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更先进的打捞设备,打捞效率大大提升。2020年,厦门市海漂垃圾密度240.38平方米/公里,到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至96.63平方米/公里。

此外,厦门还设立了沙滩岸线保洁队伍,配置沙滩保洁员约580人,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收集处理辖区沿岸垃圾,保持沙滩洁净。

游一谦是东山县海洋保育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她告诉记者,协会经常组织志愿者进行捡拾岸滩垃圾的公益活动,还有志愿者潜水去捡拾海底的垃圾。“从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参加,到后来几十上百人参加活动,清洁海滩、保护海洋的理念正被更多人认可。”

海陆统筹治理入海污染

漳州市东山县,海水澄澈,浪花洁白,令人心旷神怡。近处沙滩上,不少游客在争相拍照;远处海面上,帆船游弋,点点帆影与蔚蓝大海相映成趣。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近年来,东山县推行“城乡一体、供排水一体、景溪一体”,投资大量资金建设城乡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在仅有22万人口的县域内布局了4座污水处理厂和多个村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县污水100%收集处理,为提升海湾水质打下基础。

曾经,厦门也面临入海污染的难题,大量生活污水直排,严重影响近岸海域水质。

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高崎水质净化厂,是厦门近年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重要工程之一。这座净化厂一期工程采用半地埋式布置方案,从外面看就像一座花园。2023年,净化厂日均处理水量7.60万吨。

据介绍,高崎水质净化厂建成后,不仅解决相关片区的污水处理问题,改善了同安湾南部海域生态环境,并通过厦门岛内3座水质净化厂的互联互通主干管网,增强了本岛污水处理系统的统筹调度处理能力。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介绍,2020年以来,厦门市新增投资170.9亿元,新改扩建16座水质净化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5万吨/日,新建改造污水管道688公里,确保污水“截得住、送得走、处理得了”。

目前,厦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市建成区已无黑臭水体,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重现水清滩净的美景。

“靠海吃海”走出新路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东山县,一些海湾曾经养殖网箱密布,不仅影响了沿海的景观,养殖污水等还对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沈东勇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自1998年开始就从事鲍鱼养殖,不仅风吹日晒地辛苦劳作,还要承担台风天气影响和市场行情波动等风险。2019年,当地开展养殖清退,沈东勇也告别了多年的养殖业,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民宿。2023年夏天,他家民宿的十几间客房都爆满,一家人不仅收入比之前更稳定,日子也更轻松了。

如今,马銮湾周边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是国家帆船帆板运动训练比赛基地,每年常态化举办国家帆船帆板、风筝冲浪等赛事活动。

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东山县的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2023年,东山县接待游客逾8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9亿元。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正在探索一条从“靠海吃海”到“人海和谐”的发展新路子。

(据新华社福州3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高敬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发布于 2025-07-18 23:27
收藏
1
上一篇:全球十大面积最大海湾盘点,探寻世界之最的壮阔海岸线 下一篇:中国十大绝美海湾,探寻碧海蓝天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