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芒种时分,孟夏将尽,仲夏登场

节令之美,芒种时分,孟夏将尽,仲夏登场"/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芒种时节,天气转热,雨量充沛,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时节。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字,则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是一年中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芒种时节,孟夏将尽,仲夏登场,意味着天气越来越热,日照时间越来越长,作物生长速度加快。以下是一些芒种时节的习俗和特点:
1. 收获小麦:芒种时节,北方地区的小麦进入成熟期,农民们开始收割小麦,收获丰收。
2. 播种谷黍:芒种时节,正是播种谷黍等作物的最佳时期,农民们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播种。
3. 防暑降温: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4. 饮食调养:芒种时节,人们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身体营养均衡。
5. 芒种习俗:在部分地区,人们有芒种祭祀、踏青、放风筝等习俗,以祈求五谷丰登、家庭幸福。
芒种时节,大自然万物生长旺盛

相关内容:

新华社天津6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意味着孟夏将尽,仲夏登场。农谚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一川麦浪镰初试,争得夏粮粒粒归”;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民以食为天,喜乐在其中。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夏季的节气大多与农事有关,如小满意味着麦子开始成熟,而芒种则提醒人们,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到了。

芒种前后,气温显著升高。“芒种时小麦已经成熟,人们要争分夺秒地收割麦子。农谚说:‘芒种忙,麦子黄,好似龙口去夺粮’。‘龙口’指的是降雨,收割麦子时最怕下雨,因为下雨会直接影响麦田的产量。所以,有农谚调侃地说:‘种在地里都是草,收回囤里才是粮’。”王来华说。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刻,人们不辞辛劳地在水田中劳作,一块块稻田换上了新绿。“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秧苗从水中探出头,远远望去,宛如翠绿毯子铺在宽阔的水田上,绘就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天然画作。

旧时,割麦和插秧都非常辛苦,忙的时候常常会人手不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就描绘了一幅“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画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插秧歌》则刻画了一个“全家总动员”的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芒种,既是收获成果又是播种希望的时节。愿所有的人,尤其是即将在这个时候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都能辛苦耕耘,快乐收获,让梦想成真。

发布于 2025-07-18 03:13
收藏
1
上一篇:今日17时57分,芒种时节正式来临 下一篇:来来,划重点啦~五岳真形图究竟是什么?带你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