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来讯丨夏至食鲜豌豆尖?错峰种植技术助力四川“本命菜”反季抢鲜上市

田野来讯丨夏至食鲜豌豆尖?错峰种植技术助力四川“本命菜”反季抢鲜上市"/

标题:田野来讯丨夏天吃到豌豆尖?“错峰种植” 让四川人的“本命蔬菜”反季上市
正文:
随着夏日的到来,四川的蔬菜市场迎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豌豆尖。在以往,豌豆尖这种四川人心中的“本命蔬菜”通常在春季大量上市,而夏季则较为稀缺。然而,今年夏天,豌豆尖却意外地出现在了市场上,这得益于“错峰种植”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四川省的农业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豌豆尖的种植上,农民们采用了“错峰种植”的方式,即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种植,以避免豌豆尖在夏季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错峰种植”技术的实施,不仅让豌豆尖在夏季也能出现在市场上,而且还能保证其品质。在夏季,豌豆尖的生长速度较快,但品质却不如春季和秋季。而通过“错峰种植”,农民们可以在春季和秋季收获到品质更高的豌豆尖,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此外,“错峰种植”还有助于提高豌豆尖的产量。在春季和秋季,豌豆尖的生长条件更为适宜,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因此,采用“错峰种植”技术的豌豆尖产量较高,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供应。
在四川,豌豆尖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了四川人的“本

相关内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反季节上市的宝兴豌豆尖

川观新闻记者 周海波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文/图

不靠温室大棚,夏天的雅安也有新鲜的豌豆尖上市。6月6日清晨不到7点,雅安市宝兴县大池沟村十多位农民,开始在山坡掐豌豆尖,不一会儿背篓里就变得绿盈盈的。

59岁的村民杨金琼开着小车,拉了420斤豌豆尖下山,满满当当装了13筐。新鲜的豌豆尖娇嫩,她在每个框上仔细地盖上层层黑色薄布。小车经过之处,一股清新的香味扑面而来。

“现在卖,能比春节那会儿,每斤贵2元钱左右。”杨金琼说,头一回种夏季豌豆尖,避开了冬季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平稳的好价格,也减少了她过去“今天卖便宜了”“明天会不会掉价”的焦虑。这些豌豆尖将销往成都、雅安周边城市的商超,终端单价能达到15元以上。

农民们采摘豌豆尖并掐掉其盛开的白色花朵

通常冬春季节集中上市的豌豆尖,实现夏天“错峰出行”,主要还是得益于“温差”。6日当天,当成都平原气温已经逼近30度,海拔约1600米的大池沟村的气温仅仅14℃,比雅安城区低了约15℃。

除自然条件外,当地也有意识地引导“错峰”,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超宝兴全县的81%,高山地区耕地资源稀缺。大池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宗林介绍,反季豌豆尖填补了当地种萝卜、芥菜的空档期,一块土地轮作后挣三份钱,预计这批千余斤的豌豆尖能为村集体新增收9万元。

这批今年3月尝试种下的30亩豌豆尖,随着温度上升,个头窜得飞快,很快就开出白色的小花,村民需要及时摘掉这些豌豆花,才能保证一茬茬新发的豌豆尖鲜嫩可口。

杨金琼开着小车运送豌豆尖

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龚荣高看来,包括雅安在内的四川不少地区多山地,高海拔,污染少,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条件,但有错峰种植高山绿色果蔬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驻村干部团队从蜂桶寨管护中心争取到9万元帮扶基金,用于种植包括豌豆尖在内的高山蔬菜,努力提升蔬菜种类和产量。同时,借助宝兴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优势,坚持绿色种植,期待通过与更多企业合作,以克服高山运输短板,向有机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宝兴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曹琼介绍,宝兴还错峰种植了金针菇、四季豆等,比市场旺季晚2个月至5个月销售,价格高出市场均价30%至50%。

大池沟村被群山围绕,耕地资源稀缺,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管制区,种植豌豆尖也是“森林四库”的探索

豌豆尖和莲花白收获后,土地还将种植芥菜、萝卜等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7-17 23:29
收藏
1
上一篇:展项拾趣,豌豆探秘之旅——揭秘豌豆中的“生命密码”,一窥遗传奥秘 下一篇:重庆妹儿巧用鹰嘴豆创新“豌杂面”,为欧洲餐桌增添豌豆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