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五常大米,为何得名“五常”之谜

揭秘五常大米,为何得名“五常”之谜"/

五常大米之所以被称为“五常”,是因为它产自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三江平原,这里的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五常”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五常市的历史有关。五常市原名“五常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因当时这里设有五个常驻机构而得名“五常厅”。后来,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五常厅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五常市。
五常市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培育出了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这些优质水稻品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五常大米成为中国著名的优质大米品牌之一。
因此,五常大米被称为“五常”,既是因为它产自五常市,也是为了体现其与五常市深厚的渊源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相关内容:

米粒狭长,饱满坚硬,色泽清白的五常大米。资料图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②】

“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大米各地都有,为何产自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却能享誉天下?

“咱们五常大米,米粒狭长,饱满坚硬,色泽清白。蒸煮后米香醇厚,入口香糯,回甘无穷。”五常市大米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野向记者介绍,五常大米的高颜值和好口感来源于“好出身”。

俗话说“一两土,二两油”,五常地区的黑土层厚度达1米左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10%以上,如此“膏腴”之地,产出的大米自然非同一般。

而五常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更可谓是老天赏饭吃。“从高空俯瞰五常稻作区,是一个三面环山,开口朝西的马蹄形盆地,东南季风吹过受山脉的阻挡形成回旋,地处北纬45度黄金纬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干物质和可速溶双链糖积累较多,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适中,口感自然好。”张野给记者详细解释,“离开当地的小环境,同样的稻米品种移种到别处,品质就会发生变化。”

关于五常水稻的种植历史说法不一,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清咸丰年间,清政府在当地设立了“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以“三纲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地名,五常大米亦封为贡米,专送京城。新中国成立后,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近10万亩,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高达710.28亿元。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发布于 2025-07-16 23:42
收藏
1
上一篇:三分钟速览,五常之道,轻松看懂 下一篇:何为“五常”?探寻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