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带充电宝,现在不一样了!6月28号开始,民航局那边有了新动作,没经过3C认证的、标识看不清楚的、或者正好是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通通不让带上飞机。

事情还没完……等到2024年8月1号,这个规定会更进一步。所有没拿到CCC认证证书、没打上认证标志的充电宝,厂家不许再生产,商家不许再卖,也不能进口了。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在这之前市面上流通的很多充电宝,它压根就没这个强制的3C认证要求。就算你买的是大牌子,价格不便宜,也可能翻遍了都找不到那个CCC标志。所以新规一出来,机场安检口回收的充电宝数量一下就多了起来,很多人都是到了机场才发现,自己的充电宝“不合格”。
怎么挑一个能放心用的充电宝呢?这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

有人买东西就看评论,线上买的多,毕竟线下专门卖充电宝的店不多。他们会仔细看买家秀,研究商家给的保证书和产品证明,就怕买到“炸弹”。
也有人觉得没那么复杂。随便找个店或者上淘宝,看看价格,挑个听过的牌子,容量差不多就行了。
“我主要看3C认证,有这个感觉安全点,有保障!然后就是看牌子了。”一位市民这么说。确实,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个小小的CCC标志了。
想核实一个充电宝的认证信息是不是真的,其实有地方查。可以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输进去就能看到。

买的时候,那个CCC标志就是个基本门槛。2024年8月1日之后造的充电宝,必须有这个。拿到手先看看充电宝本体或者包装上,有没有那个小小的CCC。除了这个,充电宝身上印的那些字也得看!型号、规格参数、制造商信息、还有警告说明,这些东西都得有,缺一个都感觉不踏实。
从哪买也挺关键的。知名品牌的技术和品控体系会成熟点,市场口碑也不是一天两天吹出来的。购买渠道也得正规,比如品牌的官方店,或者大商场里的授权专柜。

容量这事,够用就行,别老想着越大越好。一个10000mAh的充电宝,给手机充个一两次电,应付一天出门的需求绰绰有余了。
买回来怎么用,那讲究就更多了!
充电的时候别一直插着,充满了就拔掉,不然电池老是过充会发热。放的地方也得注意,别扔车里暴晒,也别放暖气旁边……高温是充电宝的大敌。
平时用也小心点,别摔,别挤压。很多人习惯把充电宝和钥匙、硬币这些金属玩意儿一起扔包里,这很危险!万一划破了外壳,或者在充电口那造成短路,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时候该扔掉一个充电宝?
要是它开始“发福”了……鼓包了!或者开始漏不明液体,没充电也自己发热,外壳都裂开了,那就别犹豫了,立刻停止使用!
千万别手痒自己去拆解!充电宝不是普通玩具,自己动手修,或者乱撬,让里面的电芯暴露出来,短路起火就是分分钟的事。
还有一些特别提醒……

多留意一下召回信息。如果你买的充电宝,厂家正好发布了召回通知,那就赶紧停用,按照厂家的说明去换一个新的或者做报废处理。
坐飞机、坐火车、坐地铁,规矩都不太一样。
飞机前面说过了,没CCC标识、标识模糊、被召回的,都上不去。
铁路运输呢,单个充电宝的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如果上面印的字都磨没了,看不清具体参数,那也带不上火车。
昆明的地铁也有要求。单个额定能量值大于160Wh的,或者标识不清、没法确定能量值的充电宝,是禁止带进地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