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与养老,本质区别解析,两者并非一回事
是的,康养和养老虽然都与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有关,但它们的概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1. 养老(Aging):
养老主要指的是老年人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活照料: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如饮食、穿衣、洗澡等。
- 医疗保健: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 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2. 康养(Health Preservation):
康养则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旨在通过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预防疾病: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预防疾病。
- 健康管理: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指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 心理关爱: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 生活品质提升: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总结来说,养老侧重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康养则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福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相关内容:
原创 陈仁科 仁科仁居 2024年08月21日 11:42 广东
康养必将是未来的黄金产业,但目前在国内做纯粹的康养,却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概念不清。把康养当成了养老。所谓康养,就是健康、养护。这不只是老年人的需求,绝大多数中老年都有这种本能需求。养老,则是对生命维持的一种生存手段。养老更在意医护、照护。很多老人对养老院“谈虎色变”,一方面说明国内养老模式不成熟,另一方面居家养老根深蒂固。所以,混为一谈的概念桎梏了康养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多而不细。国家对养老是极其重视的,颁布了很多扶持支持政策,但实话说,这些政策大都非常宽泛,没有细则跟进,下面并没有引起重视,也不知道怎么重视。关键是这些政策都是指向“养老”,而并非“康养”。显然,概念的模糊不仅仅是普通层面的问题。
三、金融支持空转。所有的金融支持都是“养老”,但实际即使是对养老的金融支持,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口号,想要真正得到金融支持,难度到底有多大,只有做个这个行业的人才能感受。这也是中国养老产业始终难以大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对康养,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因为概念混为一谈,康养产业只能躲在养老的背后默默流泪。
四、经济整体向下。没必要回避,经济下滑不仅仅是中国,世界整体经济都不向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钱难赚,生活质量大幅下滑,如何生存成为很多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三年疫情,加之房地产全面进入冰寒期,拖累了整个经济体,国人口袋空空,康养成为一种奢侈。
五、人性文化沉沦。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现在到底还有没有文化?或者说现在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无不把“钱”作为信仰,所有人眼里除了“钱”还能看到什么?且不说互帮互助,不谈什么精神理想,只问做人的底线呢?道德良心呢?人间真情呢?这样一种文化氛围,诞生的是什么?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偷工减料、粗制乱造……这样的心态又怎么可能真正做好康养?更不要说养老产业了。
六、模式乏善可陈。先说养老模式:一是公办的,那就是老人集中营,“价美物不廉”。私营的呢?那就是镰刀韭菜的关系。无非配套要比公办的高大上,但服务却是让许多老人莫名的害怕。不是经常有很多网络爆出看护员抽老人耳光的吗?这也是很多老人不进养老院的重要原因。当然,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些养老院人性关怀做的很不错的,比如境外的进入中国的一些养老院。目前流行的几种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旅居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又有几种:买保险进驻。比如某康,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卖保险还是做养老院?高端会员制。据说入住百万起步,各种配套服务高大上。医护养老。主要针对半失能、失能老人。
再说康养模式
一是度假康养,主要集中在旅游城市和风景区。以短居为主,一般三个月或半年,如版纳、阳朔、乌镇……二是候鸟康养,主要是根据气候漂移,夏天避暑,冬天避寒。三是异地康养,选择一地,短居或久居,主要是对所选之地的满足。比如气候、风景、文化、饮食、配套等。
以上三种模式均为自发形成,以民宿、租房、酒店为主要居住形式。其安全、照护都得不到保障。另外,这种康养模式更多注重的是环境,而精神、心理层面的养护是缺失的。长久居住,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孤独感、安全感、无助感等。
七、最好的康养是怎样的? 康养的基础条件:1、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交通方便;2、最好是小城,比如贵州六盘水、湖北恩施大峡谷、云南横冲、西双版纳、海南的小县城等;3、完整的康养社区,生活配套、休闲配套、医养配套;4、跨城跨域康养,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根据自身心境,选择不同的康养之地。这需要有一个专业平台。
康养的逻辑组合:康养一定与度假分不开。度假是最好的养身、养心、养性、养情。但因为度假时间短,度假的目的性太强,与纯粹的康养还是有很大区别。
康养同时与医养紧密相连。康养虽然与养老有所不同,但毕竟“养身”是第一位的。而医护让康养更放心。
康养与地产唇齿相依。无论是短居或者久居,住的舒服是第一要素。租房还是买房,决定的因素有很多,但都离不开地产开发。一些自然资源独特,文化底蕴醇厚,交通便利,生活配套完善的康养社区,不仅仅具有居住价值,还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虽然现在房地产一片哀鸿,但放眼全世界,旅居、康居之物业,都是无价之宝。海南前几年为什么一房难求?云贵川很多小城房价直抵大中城市但是有山有水的房子为什么天价?
这里有一个特例——在广东很多华侨之乡,比如江门、开平、梅州,潮汕等地,特别是中国第一侨乡——广东台山,这几年越来越多华侨回乡购房。据说台山华侨回乡购房比例达到40%多,在全国房地产几近崩盘的这几年,台山去化和价格不跌反升,销售量在整个广东排进前三,不能不说侨胞购房功不可没。为什么这么多侨胞回乡购房呢?据台山博富地产总裁介绍:一是中国前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直追甚至赶超欧美,生活品质不输发达国家。二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侨乡小城,历史古迹和人文保护完好,很多侨胞回乡追寻过去的记忆。三是广府祠堂文化根深蒂固,回乡入谱、叶落归根是很多侨胞的夙愿。回乡康养,短居康养,既能抚摸逝去的记忆,又能同乡党、街坊推杯换盏,其乐融融,又岂是他乡异国能追寻的?华侨回乡购房康养,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1